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兒童>正文

應付孩子逆反期的方法

養生之道網導讀:

應付孩子逆反期的方法有哪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 會出現逆反的現象。 那麼應付孩子逆反期的方法到底有哪些呢?小編有一些好的方法給家長們總結如下, 請各位進來好好學習一下。

一、應付孩子逆反期的方法

七歲的小侄子不肯好好吃飯, 他的媽媽由一開始輕聲細語地勸, 到最後忍不住做“河東獅吼”還是無效, 在一旁“瞧戲”的我趴在小侄子的耳朵邊悄悄地說:“再不乖乖吃飯, 明天送你上學時就要跟老師說。 ”

原本孫猴子般的小侄子, 立刻像被套上了金箍圈, 收斂起頑皮的模樣,

規規矩矩地吃起飯來。

的確, 許多父母都會發現, 孩子特別怕家長跟老師告禦狀;也發現一些在家裡任性、不講理, 任憑家長好說歹說也不肯聽話的孩子, 在學校裡卻是聽話的乖寶寶;一些剛入學的孩子更是喜歡將“老師說”常掛嘴邊;老師的話被孩子們奉為“聖旨”。

我的兩個孩子自然也經歷過這種將老師的話奉為聖旨的階段, 一開始, 我這為娘的頗感失落, 尤其是那一向唯父母命是從的兒子, 表現的反差最大。 他開始變得頑固倔強, 事事都有自己的主意。 讓他做什麼事, 不是置若罔聞、再三磨蹭, 就是要談判再三。 這種不受管教, 和一下子被兒子低視為“愚母”, 真讓將養孩子當作事業般認真努力的我萌生極大的失敗感。

是不是所有入學後的孩子都會這樣呢?我在瞭解了一些專家學者的說法後, 自己也觀察出了一個引發孩子如此言行的心理因素孩子的入學, 如同蔬果被“催熟”, 讓他在外表與心理都有了“長大”的意識, 於是便想嘗試用“唱反調”的方式, 來向人昭示自己不再是聽人擺佈的小娃崽, 試驗的對象自然是以最疼愛和最能包容他的父母開始, 而在搞“小逆反”的過程中, 為了替自己的所言所行撐腰, 往往就會抬出父母也尊敬的老師。

所以入學越早的孩子, 他被“催熟”的年紀通常也會提早, 這“小小逆反期”就是在提醒父母要改變自己與孩子的互動方式;督促爸媽也要跟著孩子一起成長學習, 在要求孩子的同時也要注意以身作則,

給孩子樹立一個學習的好榜樣。

至於被孩子推崇有加的老師, 則除了可以作為父母學習正確教育法的榜樣, 還可以成為一個在教養孩子時能借力使力的好幫手, 做爸媽的只要能主動積極地去配合老師們在校所推行的教育活動, 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管教效果, 感受到“爸媽的話, 孩子一樣會聽”的自豪!

二、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的因素

做父母的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處於青春期的孩子, 總和父母對著幹, 有的能持續好幾年。 這種“你要我這樣, 我偏要那樣”的逆向反應在有的孩子身上表現明顯, 精神分析理論把這段時期稱為“仇親期”, 而在心理學上則稱為“逆反心理”。

1、心理學家認為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從主觀方面來看, 青少年到了青春期, 思維方面由童年時的形象思維漸變為以抽象思維為主的多種思維方式。 伴隨這諸多方面變化的一個特殊轉變是“自我意識”的逐漸清晰和“獨立意識”的日益強烈, 他們迫切希望擺脫成人的監護, 處處要體現“自我”的存在。 但是他們的世界觀畢竟尚未成熟, 缺乏自我克制和分辨是非的能力, 於是他們會靠和父母對著幹來體現“自我”, 顯示自己的“成人感”。

(2)從客觀方面看,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產生也是由於教育不當所造成的。 現階段的中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 他們在家庭中的地位是絕對優越的, 可是在學校絕大多數學生對教師懷有一種“敬畏感”。 教師一旦過多地“告狀”, 很容易導致學生“逆反心理”的產生。

(3)家長[微博]亂猜疑孩子也可能誘發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隨著青少年的一天天成長, 父母的擔心也越來越多, 總是擔心孩子做錯什麼。 可是對孩子管教越嚴, 他們就越不信任父母。

2、“逆反心理”雖然給家長和教師在教育下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但我們也應該看到中學生的“逆反心理”有其不可忽視的積極因素。

(1)思維的批判性

十二三歲的青少年處在生理發育的高峰期, 也是心理發展的劇變時期。 這個時期是兒童向成人過渡的心理“斷乳期”, 他們不再像兒時那樣依戀父母, 也不再像小學生那樣把教師看作是至高無上的權威, 這樣的心理品質, 如果能悉心保護, 正確引導, 有利於獨立創造性的發展。

(2)好勝心

中學生產生的“逆反心理”,應該說是他們心理上的“突破”。當他們心理上一“突破”,表現出來的就不再是過去的聽話、順從,而是勇敢和冒險。現代社會充滿著競爭,從小培養好勝、敢闖的心理品質有利於形成開拓、進取的個性。

(3)求異思維

“逆反心理”有時就是針對傳統思想的束縛而產生的。傳統觀念認為是這樣的,而具有“逆反心理”的中學生偏偏認為是那樣的。雖然有時可能鑽牛角尖或失之偏頗,但更多的時候卻是學生求異思維的表現,獨闢蹊徑從其它角度來觀察和分析問題。

(4)情緒調節

中學生處於發育的過渡時期,其中樞神經系統活動的基本過程,一般是興奮過程強於抑制過程。有“逆反心理”的學生是不會讓它們長期滯留在心中的,發洩後的實際效果是良好的。

(5)好奇心

“逆反心理”有時出自好奇心,而好奇心是一種渴求認識事物的欲望,是求知的一種動力,它會驅使青少年學生執著地追求,瞭解事物。這時,如能妥善地利用他們的這種好奇心理,加以正確引導,就可以誘導他們更好地探求科學知識的奧秘。

總之,面對青少年學生的這種“逆反心理”,不少家長和教師情緒急躁,沉不住氣,於是採取粗暴的態度和壓制的方法。心理學研究和教育實踐表明,為了防止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教育者需要根據青少年的心理特點,進行循循善誘的教育。既要盡可能避免青少年抵觸情緒的產生,又要積極引導和善於利用他們的這種心理特點。

(2)好勝心

中學生產生的“逆反心理”,應該說是他們心理上的“突破”。當他們心理上一“突破”,表現出來的就不再是過去的聽話、順從,而是勇敢和冒險。現代社會充滿著競爭,從小培養好勝、敢闖的心理品質有利於形成開拓、進取的個性。

(3)求異思維

“逆反心理”有時就是針對傳統思想的束縛而產生的。傳統觀念認為是這樣的,而具有“逆反心理”的中學生偏偏認為是那樣的。雖然有時可能鑽牛角尖或失之偏頗,但更多的時候卻是學生求異思維的表現,獨闢蹊徑從其它角度來觀察和分析問題。

(4)情緒調節

中學生處於發育的過渡時期,其中樞神經系統活動的基本過程,一般是興奮過程強於抑制過程。有“逆反心理”的學生是不會讓它們長期滯留在心中的,發洩後的實際效果是良好的。

(5)好奇心

“逆反心理”有時出自好奇心,而好奇心是一種渴求認識事物的欲望,是求知的一種動力,它會驅使青少年學生執著地追求,瞭解事物。這時,如能妥善地利用他們的這種好奇心理,加以正確引導,就可以誘導他們更好地探求科學知識的奧秘。

總之,面對青少年學生的這種“逆反心理”,不少家長和教師情緒急躁,沉不住氣,於是採取粗暴的態度和壓制的方法。心理學研究和教育實踐表明,為了防止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教育者需要根據青少年的心理特點,進行循循善誘的教育。既要盡可能避免青少年抵觸情緒的產生,又要積極引導和善於利用他們的這種心理特點。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