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學齡前兒童身體發育特點 利於身體發育8個飲食習慣

學齡前(3-6歲)孩子的身體發育相比較3歲以前, 現在發育速度相對減緩。 但是比後期發展還是要快得多。 在3-6周歲這個階段, 兒童的身高大約年增長4-7公分, 體重年增加4公斤左右。 這個時期由於兒童的各項生理的發育速度很快, 因此新陳代謝比較旺盛, 但是由於身體的生物機體的機能發育還不成熟, 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以及對疾病的抵抗能力都較弱。

學齡前兒童身體發育特徵解讀

這個階段兒童的骨骼硬度較小, 但是彈性非常大, 比較而言可塑性強, 因此一些舞蹈、體操、武術等專案的訓練從這個階段就開始了。

也正因如此, 如果兒童長期姿勢不正確或受到外傷, 就會引起骨骼變形或骨折。

肌肉的發育現在還處於發育不平衡階段, 大肌肉群發育的早, 小肌肉群發育還不完善, 而且肌肉的力量差, 特別容易受損傷。 這個階段肌肉發育的特點為, 跑、跳已經很熟練, 但是手的動手還很笨拙, 一些比較精細的動作還不能成功完成。

這時兒童的皮膚非常嬌嫩, 特別容易受傷或受到感染, 對溫度的調節功能比成人差, 因此當外界溫度突變時, 容易受涼或中暑, 因此要及時增減衣服。

心肺的功能比較而言比成人要差, 兒童的心肺體積比例大, 心臟的收縮力差, 平均每分鐘心跳90-110次, 大強度的運動, 會使兒童的心臟負擔加重,

影響身體健康。 肺的彈性較差, 對空氣的交換量較少, 所以兒童呼吸時頻率很快, 許多兒童為了方便呼吸, 養成用嘴呼吸的習慣, 易患感冒、肺炎。 因此要及時糾正這種習慣, 讓他們學會用鼻子呼吸。

兒童身體中的血含量比成年人多, 但是兒童身體中血液中水的成分較多, 凝血物質少, 出血後血液的凝固速度慢。 正常的血色素為13-14克, 低於13克為貧血。 兒童淋巴細胞較多, 嗜中性白細胞較少, 所以易感染各種傳染病, 因此要注意增強體質, 提高抵抗力。

利於兒童身體發育8個飲食習慣

1、早食

即三餐皆需早。 對於孩子與大人來說, 早餐早食是一天的“智力開關”;晚餐早食可預防十餘種疾病。

2、餐前情緒

良好的餐前情緒, 是孩子增加食欲的重要措施。

吃飯時的情緒是否愉快, 也是決定孩子是否樂食的關鍵;不要經常逼迫孩子吃飯或是吃飯時斥責小孩, 否則會讓他覺得吃飯是一件討厭的事。

3、佳食

烹調技術要檢討:添加副食品後, 要多變化樣式、口味, 讓孩子每天對食物感到新奇, 手藝不佳的媽媽, 不妨多買一些幼兒食譜回家研究。

4、慢食

要教育孩子學會“一口飯嚼30次, 一頓飯吃半個小時”的習慣, 這種慢食方法有多重效應:健腦、減肥、美容、防癌。

5、烹食

讓孩子參與制作過程:可以讓孩子自己塗果醬、加鹽巴, 因為有參與感, 而喜愛自己製作的食物。 又如, 餐前叫孩子幫著抹桌、端羹、拌佐料, 或者介紹即將上桌的菜是其最喜愛者送的, 營養和味道如何之類。

6、隔食

大人有時也會因為情緒、氣候而胃口不佳,

如果偶爾孩子到了吃飯時間, 仍不覺得餓, 就別硬要求他吃。 相對的, 隔一段時間讓孩子再次嘗試:如果孩子對某一項食物感到討厭, 可能只是暫時性不喜歡, 可以試著隔一段時間再讓他吃吃看。

7。 單獨進餐

要避免孩子單獨進餐, 沒有家長的管教和指點, 一般都會胡挑亂選, 自己認為好吃的吃一點, 其它的菜肴營養再豐富也不會問津;或者吃一點、玩一陣, 有的乾脆把飯菜倒掉一些而謊稱自己吃了。

8。 替食

學會替換原則:食物種類雖然不同, 但是營養成分卻是可以替換, 如果真的不喜歡某些食物, 就試著找出可替換的食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