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3個妙招正確刷牙 保護牙齒健康繞開誤區

正確刷牙的3個妙招

1堅持早晚刷牙, 而且注意每次刷牙的時間不要少於3分鐘。

2刷牙最好不要採用橫刷的方式, 要對準牙菌斑部位仔細刷乾淨, 因為口腔結構較為複雜, 刷牙要刷到牙齒的每個面, 即外面、內面、頜面, 順著牙縫刷(豎刷)。 有條件的還可以使用電動牙刷, 更好的進行牙齒清潔。

3漱口水不能每天都用, 尤其在口腔有炎症的時候更是如此。 我們要知道, 漱口水有它固定的療效, 是不可以代替刷牙的。 每天認真仔細的刷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這是最好的口腔保健方法。

對於刷牙的誤區有哪些?

1大力刷牙才刷的更乾淨

對於很多的年輕人來說, 很習慣使勁用力的刷牙, 他們覺得這樣才可以刷的乾淨。 這是錯誤的, 長期大力刷牙會導致牙齒缺損。 在生活中, 看到的很多中年人的牙齒出現的缺損現象, 就是長期用力刷牙導致的。

正確做法:刷牙選用刷毛軟、有彈性的牙刷,刷牙力量要適度,講究刷牙的方法,牙齒才能刷得乾淨又不會被損傷到牙齒和牙齦。

2牙膏越貴越好

有人有這樣的購物習慣,認為貴的就是好的。 實際上,刷牙時,牙膏是起摩擦劑的作用,可以有效去除牙面一些細小凹陷部位的牙菌斑。 但是,能否更好地清除牙縫內和牙面窩溝內的菌斑,關鍵不在於牙膏的品牌和價格,而在於刷牙的方法是否正確。

正確做法:貴的不一定就是好的, 我們只要選擇自己用著舒服的就好。 建議做好選擇含氟的牙膏, 這樣的牙膏可以補充牙齒鈣質, 幫助我們堅固牙齒。

3牙齒不痛就是沒牙病

很多人衡量牙齒是否健康的標準就是牙齒痛不痛,認為牙齒不痛就是沒牙病,認為沒有必要定期就醫檢查。 這是錯誤的。 一顆蛀牙從開始產生到使用感覺到疼痛,成年人至少1年,兒童時間會更短些;牙周病的發展也是如此。

正確做法:成人每年、兒童每半年做一次牙齒檢查,及早發現牙齒和牙周問題。

4刷牙的時間不重要

每天刷牙兩三次了,但每年洗牙時還被醫生說牙垢很多,怎麼回事?刷牙不在於刷了幾次,而是什麼時間刷。 很多人有早晨起床後和晚上睡覺前刷牙的好習慣,卻沒有飯後定時刷牙的習慣,這就存在不足。

有研究發現,進食後,附著在牙齒表面的食物殘渣10-20分鐘後就會被牙菌斑內的細菌利用,產生酸性物質破壞牙齒。

正確做法:除了早晚刷牙,飯後10分鐘內也應刷牙或漱口,儘快清潔口腔,以破壞細菌生長繁殖的環境。

5不吃糖就不會得牙病

少吃糖或不吃糖固然可以減少齲齒的發生,但糖不是口腔細菌破壞牙齒的唯一來源。 麵包、饅頭、米飯等碳水化合物中的澱粉,在口腔水解後也會產生小分子糖分,後者同樣容易被口腔內的細菌所利用。

正確做法:除了少吃糖,更重要的是飯後儘快漱口或刷牙。

6藥物牙膏可治療牙周病

有些人認為藥物牙膏可以用來治療牙齦“上火”和牙周病,當出現牙齦腫痛、出血時不及時就醫,而是盲目使用藥物牙膏來“降火”。

牙齦炎、牙周炎大多由局部牙結石、菌斑刺激引起的,藥物牙膏有清熱解毒作用,所以在牙齦炎早期,的確能起到一些功效。 但是,它們無法祛除牙菌斑、牙結石,未能祛除引起發炎的根本原因,因此僅有治標不治本的些許作用。

正確做法:牙齦炎、牙周炎發作應就診,日常應做好牙齒清潔、洗牙等來預防牙齦炎、牙周炎。

7洗牙會把牙齒洗壞

很多人洗牙後覺得牙齒酸軟,吃酸、甜食物有不適的感覺,以為是洗牙傷害了牙齒造成的,這絕對是誤解。 目前醫院洗牙多採用超聲波潔牙,依靠超聲儀器在牙面發出的超聲震動來祛除牙結石和牙菌斑,而非磨削作用,對牙齒硬組織不構成傷害。

洗牙後牙齒為什麼有酸軟的感覺?那是因為多年沒有洗過牙的人,牙面的結石很多,不僅厚,而且將大部分牙根包住。 由於牙結石附著在根面,看似“護住”了牙根,平常沒有感覺太多不適。 洗牙祛除牙結石後,牙根露出,在遇到冷、熱、酸、甜食物時,會有一段時間感覺到牙齒酸軟,但這樣的感覺會逐漸緩解。

正確做法:若洗牙後出現酸痛,只是暫時的,等待它慢慢緩解即可。 只要堅持每年洗牙,牙齒比較潔淨,這種感覺就很少發生。

結語:本文介紹的牙齒誤區大家記住了嗎?其實, 每天刷牙看似簡單其實裡邊學問很大。 比如刷牙的時間問題, 牙膏問題等等。 大家要記住每天刷牙的正確方式哦。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學習一下,對保護牙齒效果很好。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學習一下,對保護牙齒效果很好。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