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 不少手腳冰涼的人士開始通過泡腳沐足來保健, 沐足是不錯的保健方式, 而且對於那些體虛不能在秋冬季節進補的人群, 沐足既能幫助他們溫通四肢又避免了出現不受補而導致的上火症狀。
人的雙腳上存在著與各臟腑器官相對應的反射區, 當用溫水泡腳時, 可以刺激這些反射區, 促進人體血液迴圈, 調理內分泌系統, 增強人體器官機能, 取得防病治病的保健效果。 同時熱刺激會使足部微循環加快, 使得水中的藥物成分快速地被吸收, 直接進入人體血液迴圈, 使泡腳治病的效果更勝於口服給藥。
但是泡腳有益的前提是正確地泡, 包括水溫、時長等等。 此外泡腳也不是百無禁忌的, 一些特殊人群和某些特殊情況下不宜泡腳。
泡腳最佳時長:
雖然沐足對肩背腰腿關節疼痛、失眠、皮膚瘙癢和咳喘等當季常見病、多發病的保健效果不錯, 但要注意根據個人體質和疾病控制好浴足時間的時間, 一味用熱水長時間浸泡對身體健康並沒有好處。
很多人喜歡從水很燙泡到水全涼了, 甚至有的不停添加熱水, 持續泡一兩個小時, 這是錯誤的做法。
泡腳時間以30-45分鐘為宜, 每天或隔一天泡一次即可。 還有中藥熱足浴方法:每次足浴前先在水裡放入煎煮過的藥液(可對水稀釋), 然後按普通熱足浴的方法進行。
但是, 特別提醒老年人, 泡腳時間要再短一些, 因為老人泡得太久, 容易引發出汗、心慌等症狀。 所以, 老人每日臨睡前泡腳20分鐘為佳。
泡腳最佳水溫:
泡腳的水溫不宜過熱或過涼, 一般維持在38℃-43℃為宜。如果有條件,
可以先將腳放入38℃左右的水中,
然後讓浴水逐漸變熱至42℃左右即可保持水溫,
足浴時水通常要淹過踝部,
且要時常cuo動。
但是, 糖尿病患者和敏感皮膚者要注意, 由於對外界刺激不敏感, 溫度過高的水很容易導致燙傷。
晚上九點泡腳最養腎
專家建議晚九點泡腳最能養腎。 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段補腎, 是因為此時是腎經氣血比較衰弱的時辰, 在此時泡腳, 身體熱量增加後, 體內血管會擴張, 有利於活血, 從而促進體內血液迴圈。
“熱水泡腳不但可以起到滋腎明肝的作用, 還有利於提高睡眠品質。 ”如果泡完腳後, 再適當做幾分鐘足底按摩, 對身體的血液迴圈更好, 臟腑器官也更能得到進一步的調節。 泡腳後, 建議不再進行其他活動, 隔數分鐘即入睡, 補腎效果更佳。
紅棗性溫味甘, 具有補益脾胃、調和藥性、養血寧神的效果, 是中醫處方裡最常見的一味藥。 紅棗含有蛋白質、多種氨基酸、胡蘿蔔素、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P、鐵質、鈣質、磷質等, 對肝臟、心血管系統、造血系統都很有益。
冬天適量補充維生素, 可防止感冒的發生。
中醫認為紅棗有益氣養血、健脾益智之功,
民間有“一天吃三棗,
終身不顯老”之說。
紅棗味甘性平,
能調百味,
既能滋補養血,
又能健脾益氣,
抗疲勞、養神經,
保肝臟、抗腫瘤、增強機體免疫力。
特別是用於貧血虛寒、腸胃病的防治十分有效,
長期服之可延年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