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壯醫學的小兒屙瀉

小兒屙瀉是以大便次數增多, 便下稀薄, 或如水樣為主症的一種疾病;中醫診為“小兒泄瀉”, 西醫的“急性腸炎”等屬此範疇。 一年四季均可發生, 以夏秋季發病率較高。 常見於2歲以下幼兒。

病因病機:①餵養不當, 乳食不潔或不節, 或乳食無度, 或過食肥甘生冷, 使穀道功能失常, 清濁不分, 夾雜而下。

②外邪侵襲, 穀道功能失調, 水穀相雜而下。

③臟腑嬌弱, 穀道運作無力, 水反為濕, 穀反為滯, 水穀內阻, 合汙而下。

臨床表現:主症:大便次數增多, 便下淸稀多沫, 色淡, 臭氣輕;或大便腐臭, 狀如敗卵, 瀉後痛減;或大便如水樣, 完穀不化,

色綠或黃可有少許粘液;或時瀉時止或久瀉不愈, 大便稀或水穀不化, 雜有白色乳塊或食物殘渣, 每於食後屙瀉。

兼症:肚脹肚痛, 哭鬧, 口臭, 不思飲食, 嘔吐;或腸鳴肚痛, 發熱, 鼻塞, 流清涕, 輕咳;或肛門灼熱發紅, 小便黃;或臉色蒼白, 睡眼露睛, 四肢冰冷, 形體消瘦, 怕冷, 精神不振。

治療原則:調理穀道, 利濕止瀉。

內治法:①石榴皮9克, 水煎加適量紅糖服, 每日1劑。

②麻風草根(去表皮)、田基黃、鵝不食草各250克, 神曲120克, 水煎取汁500毫升, 每次服1匙羹, 每日3次。

③三葉人字草15克, 水煎服或當茶飲, 每日1劑。

④石榴樹心、山荊木心、稔子木心、金櫻藤、楓木心各6克, 搗爛加少許生鹽, 米酒1至2滴, 泡開水服, 每日1劑。

⑤火炭母、地桃花各60克, 鳳尾草50克, 水煎服, 每日1劑。

⑥楓樹葉、鋪地稔、酸藤根、毛算盤根、土黨參、餓瑪璜各6克,

水煎服, 每曰1劑。

⑦稔子幹、茶葉、土葛根各6克, 共研末, 開水泡, 分3次服, 每曰1劑。

⑧大飛揚50克, 火炭母30克、鐵莧菜20克, 加水煎取90毫升, 每次服5至15毫升, 每日3次。

⑨火炭母、黑腳蕨、霜坡虎各9克, 甘草6克, 水煎服, 每日1劑。

⑩五指牛奶根、過塘蛇各15克, 稔子根9克, 藿香6克, 水煎服, 每日1劑。

⑩高梁粟、麥糝粟、灶心土、羊牯草根、樟樹皮、秈米各適量, 共炒黑, 水煎服, 每日1劑。

外治法:①推拿:從長強穴往上推至腰椎50次, 揉丹田穴30次, 或加灸神厥穴。

②香附子適量, 共搗爛, 以醋炒熱敷肚臍。

③串魚草葉、石榴葉、黃荊樹葉、蔥頭(均為鮮品)各適量, 共搗爛調酒敷肚

④草鞋根、金銀花、生薑各適量, 煎水洗澡。

⑤蔥頭3個, 酒餅半隻, 車前草3根, 共搗成餅, 煨熱敷肚臍。

⑥鬼針草30克,

煎湯溫浸雙足, 每日1次, 連用3曰。

⑦針刺足三裡、氣海、天樞、陰陵泉, 每日1次, 並艾灸神厥10分鐘。

⑧推拿:摩腹、揉臍各5分鐘, 揉足三裡10次, 向上推七節50次, 捏脊3~5遍, 擦脊柱以發熱為度, 揉龜尾30次, 推脾土、三關各300次, 每日1次。

預防及護理:①輕者要減少飲食, 母乳餵養者要縮短餵奶時聞, 延長間隔時間;重者須禁食8~12小時, 隨著病情好轉漸予少量母乳或米湯等易消化之食物, 禁食期間要注意體液的補給。

②勤換尿布, 每次大便後用溫水沖洗臀部, 擦乾後撲上滑石粉, 以防止皮炎。 糜爛部分在空氣中暴露, 使局部乾燥, 然後塗麻油調青黛散或2%龍膽紫溶液。

③提倡母乳餵養, 增添副食不宜過快, 品種不宜太多, 夏天或患病時不宜斷奶, 定時定量餵食。

④注意環境及飲食衛生。

⑤注意保暖, 避免受涼, 尤其是肚子和骶部。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