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式太極拳的注意事項是非常多的, 尤其是初學陳式太極拳的人一定要對其有一定的瞭解, 這樣練習起來才能做到更好的掌握, 才有利健康。 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隨著陳式太極拳視頻教程來看看吧!
初學陳式太極拳的注意事項
1. 初學者練習陳式太極拳頭要正, 不可以歪脖, 不要仰臉, 當然也是不可以勾頭的, 目光要平視下頜微向裡收。
2. 注意含胸, 這有助於背部的脊柱放長。 臀部下斂(但不是指重心下墜), 不可突出臀部, 有助於尾閭中正。 於是, 相應於頭部, 就有了上下對拔之意。
3. 四肢自然舒展放長,
4. 手掌掌心微凹, 手指不可曲攏, 當然也是不能完全伸直的, 然後五指不需要並的太緊, 最好也不要分叉開來。
5. 運動時肩, 肘, 腕要節節貫穿, 才能夠收放自如。 腰部為全身主宰, 猶如機械裝置中的主傳動輪軸。 兩足則是人身體的根基, 就象一棵大樹的樹根, 樹根如果不牢, 遇到大風就容易被吹倒。
6. 應當時時留心的一件事:沉胯開襠。 實際上, 沉胯則自然開襠。 做到開襠, 勁就可以沉下去。
7. 從身法整體角度看, 務必要做到三合, 即肩與胯, 肘與膝, 手與足上下照應。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周身運動時成為一個整體, 要知道太極拳的螺旋纏絲勁是周身的協調運動,
陳式太極拳纏勁的注意事項
一、貴用意, 尚行氣, 戒用力
陳式太極拳重內不重外, 重意不重形, 重氣不重力。 練習和運用纏絲勁, 首先要培植和運用內氣。
要用意念引導內氣在肢體中作螺旋形迴圈運轉。 有少許的意念就行, 不要強纏硬扭。
如果過分注意外形的纏扭, 則易導致氣血滯澀, 使肌肉、關節甚至內臟受損, 應像陳鑫說的“輕輕運行, 徐徐停止。 意念運以微細, 毋使波瀾忽興”。
由此可見, 練習纏絲勁一定要注意適度原則, 切忌傷到自己。
二、腰為樞紐, 手足相隨
纏絲勁以腰脊命門穴為樞紐, 上通手指, 下通足趾。 行功時, 身體同側手足的纏法一般相同:右手如是順纏, 右足一般也是順纏:右手如是逆纏,
比如“白鶴亮翅”式, 右側手足都是由收勁順纏轉為出勁逆纏, 左側手足都是由收勁逆纏轉為出勁順纏。
陳鑫曾說: “腰是上下體之關鍵。 腰以上氣往上行, 腰以下氣往下行。 ”又說, “上面手如何運, 下面足如何運”, “中間有腰隨手足運, 上下一氣貫通”。
三、順逆出入, 迴圈無間
太極拳行功, “往復須有折疊, 進退須有轉換”。 手足運動, 要畫圈旋轉, 不走直線, 不走回頭路。
纏絲勁從順到逆。 從逆到順, 從收到出, 從出到收, 迴圈無間。 下圈如是順纏, 上圈則是逆纏:下圈如是收勁, 上圈則出勁。 反過來也是如此。 並且從始至終, 纏絲勁一刻也不能丟失。
陳鑫詩雲:“陰陽無始又無終, 來往屈伸寓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