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智商測試:從擺脫偏見開始

又到了期末考試季, 所謂智商(IQ)這類詞彙, 也難免被人反復提起。 其實, 智商是一個純粹人造的概念, 只有大約百年的歷史。

人類智力的差異是先天決定的嗎?智商能不能準確地測定人的智力水準?不同種族、不同族群之間, 智力水準存在差異嗎?在智商這個概念提出、發展的歷史中, 這些問題也一直存在尖銳的爭論。

測量狂人糾結不已

頭顱大小非智力決定因素

說到智商測試, 首先必須提到的是一個叫高爾頓的英國人。

高爾頓出生於1822年, 他是著名的生物進化論提出者達爾文的侄子。 據斯蒂芬·默多克所著的《智商測試——一段閃光的歷史,

一個失色的點子》中曾描述, 他是一個極為熱衷於測量的狂人, 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測量的, 高爾頓最愛說的一句話是:“只要有可能, 就計算。 ”

說到高爾頓熱衷測量, 有這樣一個段子。 在一次去西南非洲旅行的途中, 他被當地一位土著女性完美的身材深深吸引, 以至於產生了一種不可遏制的願望, 就是測量這位女性的身材。 但他羞於開口提出這樣的請求, 正好他帶著六分儀, 這種儀器使他能夠從遠距離之外測量她的身段。 於是, 高爾頓就利用六分儀和三角演算法、對數演算法, 測出了這位元女士的身材!

高爾頓的頭腦中有一種十分極端的想法, 他認為, 人的智力完全是由遺傳而來,

而為了人類進化的需要, 應當僅僅允許那些處於智慧曲線最高端的人生兒育女。 而為了實現這一點, 對人的智力進行測量也就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那麼, 怎樣才能正確地測量出人的智力水準呢?高爾頓並沒有明確的思路, 但他的狂人性格使他有膽量把自己拿不准的事情付諸實踐。 1884年, 在英國倫敦國際健康博覽會上, 高爾頓在一處1米寬、10幾米長的展位, 安裝了17台設備, 用以檢測人們的各種能力, 上面掛著一個牌子, 叫“人體測量實驗室”。 展會期間, 他檢測了9000人, 每個被測人還要付3便士。

國際健康博覽會開幕之前, 高爾頓親自動手, 花費數月時間, 設計和製作了許多木頭和金屬的儀器。 他讓人們窺視鐮刀形箱子的內部,

以測定人們的視覺敏銳度。 他用不同的綠色纖維檢測人們對色度的辨別能力。 他測試人們的肺活量和聽力, 還測試人們雙手的拉力和握力, 以及人們“出擊的敏捷度”。

高爾頓認為, 對身體的能力及其大小進行這些檢測, 能夠洞悉哪些人具備最為“自然的能力”。 理由是, 越是有天賦的人, 其神經反應越快。 因此高爾頓認為, 鑒別天才和非天才, 方法是通過測試來計量人們的體能、反應時間、感知敏銳度等等。

但高爾頓一直為一件事糾結不已, 就是是否應該為了測量人的智力水準, 而測量一個人頭部的尺寸。 高爾頓所崇拜的許多男士都長著非同一般的大腦袋。 他還注意到, 多數女士的腦袋似乎比男士的腦袋小。

這使他傾向於認為, 一個人智力水準越高, 腦袋的尺寸就越大。 但是, 一個令人沮喪的事實是——他自己卻長著一個小於平均值的腦袋!可是, 自己明明是這樣的聰明!最後, 高爾頓只好認為, 人的能力是頭顱大小和其他特徵相互作用的結果, 頭顱大小並非唯一的決定性因素。

雖然高爾頓做出了種種努力, 但他測得的所有資料加起來只能得到一種結論——企圖使用一些簡單的測量來預測複雜能力的做法是不可行的。

第一張智力測量表

比奈找到了正確路徑

真正讓智力測驗走向正軌的, 是一個叫比奈的法國人。

比奈1857年生於法國尼斯市, 他和高爾頓一樣, 同樣很熱衷於測試一個人的智力水準, 為此他也曾走過很多彎路,

比如他曾經測量過人的頭蓋骨, 研究過面相、手相和字相, 但最後他終於發現, 智力是一個複雜的概念, 決不僅僅限於感覺的能力。

一個偶然的契機, 讓比奈把自己關於智力測試的新思路付諸實踐。

20世紀初, 法國政府通過一項法令, 要求全體適齡兒童至少接受數年教育。 全民教育法的一個負面效應是, 一夜之間, 智力方面有缺失的孩子們也要進入課堂。 教育工作者和學校管理當局不僅要承擔責任, 還要把這樣的孩子識別出來。 可他們手頭沒有有效的識別工具。 法國政府隨後成立了一個委員會, 專門負責調研此事, 比奈被任命為該委員會的成員。

比奈經過與西蒙的精心努力, 於1905年發表了《診斷異常兒童智力的新方法》, 稱為比奈-西蒙量表。比奈從此成為發明智力測驗常模量表的第一人。

比奈-西蒙量表設計了30道難度逐漸增加的試題。應試者如果連頭幾道題都做不對,其智力肯定相當遲鈍。第一道題僅僅要求應試者兩眼盯住一根劃著的由測試者來回舞動的火柴。接下來的幾個題目是:區分黑巧克力和白木頭塊(然後吃掉自認為是巧克力的東西),剝開一塊糖,與測試者握手等等。

比奈和西蒙發現,發育正常的孩子在2歲時就能完成頭幾個基本題目。孩子們無論年齡大小,如果智力特別遲鈍,均無法完成這幾個基本題目,由此可以確認他們為白癡。

再接下來的幾個題目難度逐漸加大,孩子們須報出幾個不同的身體器官名稱,用功能定義諸如“叉子”、“馬”、“媽媽”等日常生活用詞,還須複述測試者說出的數字或簡單句子。5歲左右的孩子即可完成這些題目。無論年齡大小,智力遲鈍的所能完成的測試,最多就到此為止了。

最後一組問題是按照5歲至11歲孩子的能力設計的,難度當然就大多了,也抽象了許多。例如,測試者會要求孩子描述不同物體之間的區別,譬如說紙和紙板的區別,還要憑記憶畫出圖案。

比奈-西蒙量表問世之後,立刻傳到世界各地,心理測量領域的專家們也不斷對它進行修訂,其中最有名的是美國斯坦福大學推孟教授1916年修訂的斯坦福-比奈量表,其最大的改變是採用了智商的觀念。就是用兒童的心理年齡除以實足年齡所得到的“心理商數”來表示聰明程度,推孟在修訂比奈-西蒙量表時將其改稱為“智商”,從此,智商這個詞就在全世界普及開來。

目標針對移民和士兵

智商測試曾引入公共政策

在美國發生的兩件事,讓智商測試引入了公共政策,既引起了巨大的社會關注,也引發了強烈的社會爭議。

在羅伯特·葛列格里所著的《心理測量——歷史、原理及應用》一書中講到,20世紀早期,美國民間對於弱智人群和移民有著越來越深的成見:大家都存在著一種共識,很多的社會問題都是由弱智的人造成的。他們在人群中已經達到了驚人的比例,同時降低了整個國家的基本素質,而且他們的比例還可能進一步增加,由於來自南歐和東歐的不受歡迎的新移民大量湧入,使得弱智人群的比例大大增加了。

美國心理學家亨利·戈達德發現了比奈的測試套題,並把它帶回美國大力宣揚,也使自己獲得了很高的社會知名度。1910年,戈達德接受了移民專員的邀請,帶自己的助手對每天剛剛到達美國的移民進行測試。那些在頭等艙或者二等艙的移民,只需在船上進行一個例行公事的詢問就可以了,但那些在三等艙和底艙的乘客則需要到專門的地方接受嚴格的檢查和詢問。沒有通過檢查的移民將會被驅逐出境。

測驗使用的是用英語翻譯過來的比奈-西蒙智力測驗。由於文化背景不同,加上語言不通,那些底層勞動者面臨這樣的測試結果會如何,其實是可想而知的。戈達德和他的助手發現,83%的猶太人、80%的匈牙利人、79%的義大利人以及87%的俄國人都是弱智,也就是在比奈-西蒙的量表中所測得的智力年齡小於12歲!

正如羅伯特·格雷戈所說,心理測驗在歷史上曾經的濫用應帶給我們啟示,我們應該需要時刻警惕著,無私的“科學”也可能會被有害的社會意識形態所利用。

心理測驗在20世紀初的美國,還有另一次大規模應用的機會,那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由於戰爭需要,美國不得不從適齡青年中選拔大量的士兵和軍官,並把他們安置到合適的崗位上。那麼,怎樣的人才是合格的呢?美國軍方將此項大任交給了心理學家們,委託他們來做士兵的選拔和安置工作。心理學家們在以前的心理測驗基礎上編制出了軍用的甲、乙兩種測驗,並對200多萬名官兵進行了智力檢查。

關於在軍隊實行的這種大規模心理測試,效果到底如何,同樣是說法不一,爭議很大。但不管怎麼說,這種大規模的測試讓智力測驗在美國逐漸流行起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智力測驗迅速進入了工業部門、公立學校和大學。

20世紀20年代,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開發了一個國家智力測驗,對將近700萬的美國兒童進行了測驗。當代那些知名的測驗:如韋克斯勒智力測驗、學術能力測驗(SAT)、研究生入學考試(GRE)等,都可以追溯到那些早期所使用的測驗。

如何判斷一個人聰不聰明?

智齡相同不一定同樣聰明

最早對智力量化作出努力的人物是比奈。比奈在他的智力量表中採用了智力年齡這個概念,智力年齡簡稱智齡,也稱心理年齡,指智力達到某一年齡水準,是衡量一個人智力高低的尺度。

在測驗某一兒童的智力時,他所得的分數是以他所通過的測驗題目的數目為依據的。而測驗題目是按年齡來分組的,因此他的智力可以用年齡來表示。一個5歲兒童如果通過5歲組的題目,他的智力年齡就是5歲。

但是,智力年齡是一個絕對數,只能表示智力發展的絕對水準。兩個智齡相同的人,不一定表示他們具有同樣的聰明程度。比如一個兒童的實際年齡是7歲,他的智力年齡是9歲,另一個兒童的實齡是10歲,智齡也是9歲。雖然智齡都是9歲,他們的聰明程度顯然不一樣。再比如,一個兒童實齡是8歲,智齡是10歲,他是聰明的;另一個兒童實齡是10歲,智齡是12歲,他也是聰明的。但他倆究竟哪一個更聰明一些呢?用智齡便無法回答了。

比率智商的改進和問題

心理學家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採用智力商數來表示智力分數,以表示智力發展的相對水準。智力商數,簡稱智商,用符號IQ表示。

IQ=智力年齡/實際年齡×100

在這裡,智商是智力年齡與實際年齡的比率。式中乘以100,則是為了把小數化為整數。智商100代表智力的一般水準,若智商超過100,證明此人智力水準高;若低於100,則說明其智力水準低。

比率智商又帶來了新的問題,因為它是以假定智力年齡隨實際年齡一起增長為基礎的,但實際上並不如此。在到達某一年齡,一般是16歲後,智力年齡就不再隨著實際年齡而增長了。這樣,一個人一旦到了這一年齡,當他的實際年齡再增加時,他所得到的比率智商會日益減少,勢必出現兒童期智力高,成年期智力反而低的不合理現象。

離差智商是現行通用概念

面對這一難題,美國著名心理測量學家韋克斯勒改進了智商的計算方法,把比率智商改成離差智商,廢棄了智齡這一概念。離差智商是根據標準差和平均數來計算智商的,即用一個人在他的同齡人中的相對位置來衡量。

比如說,兩個年齡不同的成年人,一個人的智力測量得分高於同齡組分數的平均值,另一個的測驗分數低於同齡組的平均值,那麼我們就作出這樣的結論:前者的IQ比後者高。現在,大多數智力測量都用離差智商來表示一個人的智力水準。

離差智商的計算公式是:

IQ=100+15Z=100+15(X-M)/S

Z = 標準分數

X = 某人在測試中的實得分數

M = 人們在測試中取得的平均分數

S = 該組人群分數的標準差

稱為比奈-西蒙量表。比奈從此成為發明智力測驗常模量表的第一人。

比奈-西蒙量表設計了30道難度逐漸增加的試題。應試者如果連頭幾道題都做不對,其智力肯定相當遲鈍。第一道題僅僅要求應試者兩眼盯住一根劃著的由測試者來回舞動的火柴。接下來的幾個題目是:區分黑巧克力和白木頭塊(然後吃掉自認為是巧克力的東西),剝開一塊糖,與測試者握手等等。

比奈和西蒙發現,發育正常的孩子在2歲時就能完成頭幾個基本題目。孩子們無論年齡大小,如果智力特別遲鈍,均無法完成這幾個基本題目,由此可以確認他們為白癡。

再接下來的幾個題目難度逐漸加大,孩子們須報出幾個不同的身體器官名稱,用功能定義諸如“叉子”、“馬”、“媽媽”等日常生活用詞,還須複述測試者說出的數字或簡單句子。5歲左右的孩子即可完成這些題目。無論年齡大小,智力遲鈍的所能完成的測試,最多就到此為止了。

最後一組問題是按照5歲至11歲孩子的能力設計的,難度當然就大多了,也抽象了許多。例如,測試者會要求孩子描述不同物體之間的區別,譬如說紙和紙板的區別,還要憑記憶畫出圖案。

比奈-西蒙量表問世之後,立刻傳到世界各地,心理測量領域的專家們也不斷對它進行修訂,其中最有名的是美國斯坦福大學推孟教授1916年修訂的斯坦福-比奈量表,其最大的改變是採用了智商的觀念。就是用兒童的心理年齡除以實足年齡所得到的“心理商數”來表示聰明程度,推孟在修訂比奈-西蒙量表時將其改稱為“智商”,從此,智商這個詞就在全世界普及開來。

目標針對移民和士兵

智商測試曾引入公共政策

在美國發生的兩件事,讓智商測試引入了公共政策,既引起了巨大的社會關注,也引發了強烈的社會爭議。

在羅伯特·葛列格里所著的《心理測量——歷史、原理及應用》一書中講到,20世紀早期,美國民間對於弱智人群和移民有著越來越深的成見:大家都存在著一種共識,很多的社會問題都是由弱智的人造成的。他們在人群中已經達到了驚人的比例,同時降低了整個國家的基本素質,而且他們的比例還可能進一步增加,由於來自南歐和東歐的不受歡迎的新移民大量湧入,使得弱智人群的比例大大增加了。

美國心理學家亨利·戈達德發現了比奈的測試套題,並把它帶回美國大力宣揚,也使自己獲得了很高的社會知名度。1910年,戈達德接受了移民專員的邀請,帶自己的助手對每天剛剛到達美國的移民進行測試。那些在頭等艙或者二等艙的移民,只需在船上進行一個例行公事的詢問就可以了,但那些在三等艙和底艙的乘客則需要到專門的地方接受嚴格的檢查和詢問。沒有通過檢查的移民將會被驅逐出境。

測驗使用的是用英語翻譯過來的比奈-西蒙智力測驗。由於文化背景不同,加上語言不通,那些底層勞動者面臨這樣的測試結果會如何,其實是可想而知的。戈達德和他的助手發現,83%的猶太人、80%的匈牙利人、79%的義大利人以及87%的俄國人都是弱智,也就是在比奈-西蒙的量表中所測得的智力年齡小於12歲!

正如羅伯特·格雷戈所說,心理測驗在歷史上曾經的濫用應帶給我們啟示,我們應該需要時刻警惕著,無私的“科學”也可能會被有害的社會意識形態所利用。

心理測驗在20世紀初的美國,還有另一次大規模應用的機會,那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由於戰爭需要,美國不得不從適齡青年中選拔大量的士兵和軍官,並把他們安置到合適的崗位上。那麼,怎樣的人才是合格的呢?美國軍方將此項大任交給了心理學家們,委託他們來做士兵的選拔和安置工作。心理學家們在以前的心理測驗基礎上編制出了軍用的甲、乙兩種測驗,並對200多萬名官兵進行了智力檢查。

關於在軍隊實行的這種大規模心理測試,效果到底如何,同樣是說法不一,爭議很大。但不管怎麼說,這種大規模的測試讓智力測驗在美國逐漸流行起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智力測驗迅速進入了工業部門、公立學校和大學。

20世紀20年代,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開發了一個國家智力測驗,對將近700萬的美國兒童進行了測驗。當代那些知名的測驗:如韋克斯勒智力測驗、學術能力測驗(SAT)、研究生入學考試(GRE)等,都可以追溯到那些早期所使用的測驗。

如何判斷一個人聰不聰明?

智齡相同不一定同樣聰明

最早對智力量化作出努力的人物是比奈。比奈在他的智力量表中採用了智力年齡這個概念,智力年齡簡稱智齡,也稱心理年齡,指智力達到某一年齡水準,是衡量一個人智力高低的尺度。

在測驗某一兒童的智力時,他所得的分數是以他所通過的測驗題目的數目為依據的。而測驗題目是按年齡來分組的,因此他的智力可以用年齡來表示。一個5歲兒童如果通過5歲組的題目,他的智力年齡就是5歲。

但是,智力年齡是一個絕對數,只能表示智力發展的絕對水準。兩個智齡相同的人,不一定表示他們具有同樣的聰明程度。比如一個兒童的實際年齡是7歲,他的智力年齡是9歲,另一個兒童的實齡是10歲,智齡也是9歲。雖然智齡都是9歲,他們的聰明程度顯然不一樣。再比如,一個兒童實齡是8歲,智齡是10歲,他是聰明的;另一個兒童實齡是10歲,智齡是12歲,他也是聰明的。但他倆究竟哪一個更聰明一些呢?用智齡便無法回答了。

比率智商的改進和問題

心理學家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採用智力商數來表示智力分數,以表示智力發展的相對水準。智力商數,簡稱智商,用符號IQ表示。

IQ=智力年齡/實際年齡×100

在這裡,智商是智力年齡與實際年齡的比率。式中乘以100,則是為了把小數化為整數。智商100代表智力的一般水準,若智商超過100,證明此人智力水準高;若低於100,則說明其智力水準低。

比率智商又帶來了新的問題,因為它是以假定智力年齡隨實際年齡一起增長為基礎的,但實際上並不如此。在到達某一年齡,一般是16歲後,智力年齡就不再隨著實際年齡而增長了。這樣,一個人一旦到了這一年齡,當他的實際年齡再增加時,他所得到的比率智商會日益減少,勢必出現兒童期智力高,成年期智力反而低的不合理現象。

離差智商是現行通用概念

面對這一難題,美國著名心理測量學家韋克斯勒改進了智商的計算方法,把比率智商改成離差智商,廢棄了智齡這一概念。離差智商是根據標準差和平均數來計算智商的,即用一個人在他的同齡人中的相對位置來衡量。

比如說,兩個年齡不同的成年人,一個人的智力測量得分高於同齡組分數的平均值,另一個的測驗分數低於同齡組的平均值,那麼我們就作出這樣的結論:前者的IQ比後者高。現在,大多數智力測量都用離差智商來表示一個人的智力水準。

離差智商的計算公式是:

IQ=100+15Z=100+15(X-M)/S

Z = 標準分數

X = 某人在測試中的實得分數

M = 人們在測試中取得的平均分數

S = 該組人群分數的標準差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