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膳食>營養飲食>正文

出伏天氣轉涼,養生滋補六誤區!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的原則, 此時進補十分必要。 需要進補但不可亂補, 應注意下面幾點。 一起來看看吧!

俗話說:“長夏無病三分虛。 ”出伏後, 雖然早晚涼爽, 但人仍易倦怠、乏力。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的原則, 此時進補十分必要。 需要進補但不可亂補, 應注意下面幾點:

不能無病亂補

無病亂補, 既增加開支, 又傷害身體。 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 長期服用葡萄糖會發胖, 血液中膽固醇增多還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並非多多益善

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 認為“多吃補藥, 有病治病, 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

如過量服用參茸類補品, 可引起腹脹, 不思飲食;過量服用維生素C, 可致噁心、嘔吐或腹瀉。

不能凡補必肉

動物性食物無疑是補品中的良品, 不僅營養價值較高, 而且味美可口。 但肉類不易被消化吸收, 久食多食使胃腸功能減退的老年人不堪重負。 肉類在消化過程中產生的某些“副產品”, 如過多的脂類、糖類等物質, 往往易誘發心腦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見病、多發病。

飲食清淡並不是不補, 現代營養學觀點認為, 新鮮水果和蔬菜含有的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

不能以藥代食

藥補不如食補, 重藥物、輕食物是不科學的。 許多食物也是有治療作用的。 如多吃芹菜可治療高血壓, 多吃蘿蔔健胃消食、順氣寬胸、化痰止咳,

多吃山藥補脾胃。 胡桃、花生、紅棗、扁豆、藕等也是進補的佳品。

不能重“進”輕“出”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 不少家庭天天有葷腥, 餐餐有油膩。 這些食物代謝後產生的酸性有毒物質, 需及時排出。 而生活節奏的加快, 使不少人排便無規律甚至便秘。 故養生專家近年來提出一種關注“負營養”的保健觀點, 即重視人體廢物的排出, 減少“腸毒”的滯留與吸收, 提倡在進補的同時重視排便的及時和順暢。

不能越貴越補

“物以稀為貴”, 那些“高貴”的食品如燕窩、魚翅等其實並無奇特的食療作用, 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蔥等食物卻有值得重視的食療價值。 另外, 凡食療均有一定的物件和適應證, 故應根據需要來確定藥膳,

“缺什麼, 補什麼”, 以實用為滋補原則, 切勿憑貴賤分高低。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