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冬令中藥進補有原則 需根據個人體質進行

冬令進補, 來年打虎”, 入冬以後, 人們開始增加飲食營養, 部分亞健康人群更是選擇以中藥材為主的食療進行調理。 中醫專家指出, 是藥三分毒, 人們須在職業醫師或藥師指導下進行中藥調理, 切不可通過網路或書籍等方式“自學成才”自開“藥方”。

進補的分類

從方法分, 進補分為精神補益、飲食補益、藥物補益、按摩補益和艾灸補益等。

虛證有不同性質和表現, 從氣血、陰陽方面分, 虛證可以有氣虛、血虛、氣血兩虛, 陰虛、陽虛和陰陽兩虛;從臟腑分, 又各有不同。 針對虛證補益的不同作用, 分為補陽(又稱壯陽)、補陰(又稱滋陰)、陰陽雙補,

補氣(又稱益氣)、補血(又稱養血)汽血雙補等;針對臟腑的不同虛證, 有益腎、健脾、補肺、養心、養肝等之分。 在實際運用中, 由於虛證往往不只表現為一種, 虛證之間相互影響, 相互傳變, 所以補法也就不完全一樣, 但總還是離不開對氣血、陰陽、臟腑的補益。

據體質來調理

什麼是“體質”?簡單地說, 就是每個人“身體的素質”。 在臨床上, 體質與疾病的發生、發展及治療有密切的關係。

一般來說, 不同年齡層的人, 像正值發育期的青少年、中壯年、老年人, 都各有進補方式。 但是, 現代人由於飲食與生活方式各有差異, 即便是同樣“生理年齡”的人, 也會呈現不同的健康狀況, 因此, 決定進補前一定要洽詢中醫師, 讓醫師依據個人體質等因素,

開立處方, 並調整藥材的劑量。

進補五注意

民間有“冬天進補, 開春打虎”的諺語, 中醫則認為冬季是飲食進補的最好季節, 人體的消化機能在冬季較為活躍, 胃液分泌增加, 食量增大。 冬季進補的方法除食補外, 還有療效顯著的藥補, 如人參、阿膠、鹿茸等藥補。 但是, 醫療專家也提醒, 補藥畢竟不是一般的食物, 藥補作為“健康投資”, 需注意進補得當, 避免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1、要注意機體消化吸收功能, 忌過於油膩。 對於脾胃消化不良者說, 關鍵在於恢復脾胃功能。 脾胃消化功能良好, 營養吸收的成分才有保證, 冬季進補應以容易消化吸收為准。

2、藥補不如食補, 在吃藥進補前, 應該先把自己的飲食調理好。

首先應先向醫生諮詢瞭解自己的體質, 然後根據自身體質選擇相宜的事物進補, 例如煲湯、熬粥, 或每天攝入適量堅果, 都是很好的食補方式。

3、要注意藥補、食補、動補三結合, 忌單純進補。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 食補不如動補”。 冬季進補只是養生保健的一個重要方面, 單純只靠進補並不能達到理想境界, 還應當配合適當的體育鍛煉和腦力勞動, 並注意調理好飲食, 方才有益於養生。

4、補品並非越貴越好, 關鍵在於對症進補。 中醫認為“氣為血之帥, 血為氣之母”。 冬季進補切忌一味偏補, 而應注意兼顧氣血陰陽, 防止過偏而引發其他疾病。 所以, 冬季進補忌一味追求補品的珍貴難得, 不對症的貴重補品對身體或許更是傷害。

5、冬季流感咳嗽時不益進補,

否則後患無窮。 一般來說, 在進補過程中, 如患感冒發熱、急性腸炎等症, 須暫停服, 待痊癒後再服用。 在服用人參、西洋參時, 忌食蘿蔔、魚腥和濃茶, 以免降低藥效。 此外, 補藥宜在早晚空腹或午飯前1小時服用, 以使補藥物盡其用。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