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又名番茄, 亦蔬亦果, 乃蔬中佳果。 番茄營養豐富, 既是佳蔬, 又是良藥, 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涼血平肝、清熱解毒的功效。 用番茄消暑解渴, 其作用不亞於西瓜, 而其維生素C的含量卻比西瓜多得多, 然而食用時須注意以下事項。
不宜空腹大量食用。 因為番茄中含有大量的膠質、果質、柿膠酚可溶性收斂劑等成分, 易與胃酸發生反應, 凝結成不溶解的塊狀物, 這些塊狀物可能將胃的出口幽門堵塞, 引起胃腸脹滿、疼痛等不適症狀。
番茄性微寒, 脾胃虛寒及月經期間的婦女, 以及患有急性胃腸炎、急性細菌性痢疾的病人不宜食用。
不宜食用未成熟的番茄。 未成熟的青番茄中含有生物鹼甙(龍葵堿), 食用後輕則口腔感到苦澀, 胃部不適, 重者還會導致中毒, 出現頭暈、噁心、周身不適、嘔吐及全身疲乏等症狀, 甚至危及生命。
服用肝素、雙香豆素等抗凝血藥物時不宜食用。 因番茄含維生素K較多, 維生素K主要催化肝中凝血活素的合成, 與抗凝血藥物同食會降低藥效。
生食番茄應洗淨用開水燙後剝皮食用, 以免皮上的病菌和農藥危害人體健康。
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即番茄的食用方法。 番茄除含有大量維生素C, 還含有番茄紅素, 是一種強抗氧化劑, 可有效清除體內自由基, 防止機體老化, 並有抗癌和抑制腫瘤的作用,
番茄中的維生素C, 在加熱特別是長時間烹飪, 容易被破壞, 而在生吃的情況下, 吸收更好。 番茄紅素屬於脂溶性物質, 需要在加熱的情況下, 借助油才會達到吸收利用的效果。 網路和微信中盛傳番茄炒雞蛋是番茄最佳吃法, 這只是人們生活中的習慣, 其實不用炒雞蛋, 只要加熱過油, 也能發揮番茄紅素的功效。 但這樣很可能會破壞番茄中的維生素C, 因此番茄炒雞蛋在吃法上並非最佳。 人們在食用番茄時, 可根據自身不同情況來決定是生吃還是熟吃。 當然, 若想二者兼顧, 平時(每天或隔日)可將番茄當水果生吃, 或作為蔬菜加油炒食。 還有, 人們最喜歡吃的番茄湯, 最好是先加少許油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