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禦冬寒的準備工作

今年11月7日便是立冬節氣。 《黃帝內經》雲: “冬三月, 此謂閉藏......此冬氣之應, 養藏之道也。 ”冬三月, 自然萬物陰氣盛, 寒氣重, 陽氣潛伏, 處於“閉藏”的階段。 人與自然相應, 冬日人體陽氣容易遭到損傷, 特別需要養藏, 重視陽氣的維護。 起居勞作, 精神調攝, 運動健身, 飲食調理, 都宜順應自然, 讓精氣收斂於內, 不使外泄。

起居當避寒

早睡晚起, 必待日光。 冬天日短夜長, 早睡順應天早黑陽氣閉藏之早, 晚起應對天遲亮陽氣升發之晚。 由於工作的需要, 現代人很難做到。 但是, 重視冬季養生順應閉藏的需求, 在冬季適當地早睡、晚起、不熬夜是有必要的。

禦寒要特別注意背部和雙足的保暖。 中醫認為, 背部是足太陽膀胱經循行的主要部位, 而膀胱經主一身之表, 猶如防守的“籬笆”, 起到防禦外邪侵入的作用。 注意背部保暖, 是避冬寒、預防風寒病症的重要措施。 年老體弱者, 還要注意褥墊的厚暖。

足部為身體的最下端, 離心臟最遠, 血液供應差, 腳的表面脂肪層比較薄, 保溫能力差。 足部一旦受涼, 人體抵抗力削弱, 會導致感冒等病症的發生。 注意足部保暖, 對預防感冒、腰腿痛等有重要意義。 老年人往往因動脈硬化及活動量不足, 影響腳的血液供應, 容易凍傷, 更應注意保暖雙腳。 善待雙足, 選用保暖性能好的鞋襪。 鞋襪尺寸要稍大些, 腳與鞋之間應有空隙,

以利用空氣隔熱, 增加保暖性。 有的人怕腳受凍, 穿很厚的毛襪, 甚至穿兩雙, 將鞋塞得滿滿的, 覺得這樣才不會受凍, 結果卻適得其反。 因為, 起隔熱作用的空氣被擠走了, 保暖性下降, 更容易凍腳。 羊毛絨襪或毛線襪有良好的透氣性, 又有較好的吸濕性, 適宜於冬季穿著。 但襪子和鞋墊汗濕後, 要及時洗淨曬乾, 棉鞋也應常烘曬。 鞋襪乾燥, 保暖性才好。

精神需調攝

冬日主藏, 精神安定, 神志靜藏, 能使人體的陽氣收斂於內而不外泄。 從這點來說, 就是要保持情緒穩定, 心境清寧。

足底部有一個穴位, 叫湧泉穴, 該穴系足少陰腎經的重要穴位。 在湧泉穴處按摩, 通過經絡的傳遞作用, 能使腎臟產生良好的效應, 激發其內在活力,

加強它對機體各臟腑組織的溫煦、滋養作用, 從而使人精神健旺, 精力充沛, 步履矯健, 強勁有力。 每于臨睡時, 先用溫水浸泡雙足, 再靜下心來, 用手擦湧泉, 既是運動保健措施, 也是精神調攝的有效做法。

運動當適度

冬日運動, 是對付寒冷的積極措施。 合理的運動, 可提高臟腑器官的功能, 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和對外界寒冷刺激抗禦能力。

運動中要注意做好準備活動, 準備活動可採用慢跑、擦面、浴鼻及拍打全身肌肉等;先在室內活動, 待熱身後再到室外;運動量應由小到大, 逐漸增加, 倘若感到身體軟弱無力, 提不起精神, 疲乏不堪, 食欲減, 睡眠差, 厭惡鍛煉, 就要注意減少運動量;要避免劇烈運動, 微汗出即可, 運動後及時用毛巾擦乾汗液;

還要注意, 不管採取哪種活動, 肢體運動幅度有多大, 心一定要靜, 要做到心靜與身動的有機結合。

藥食與冬補

冬季氣溫低, 人體需要比平時更多的熱量, 以產生更多的能能, 適應機體的需要。 這時應重視食補與藥補。

《飲膳正要》說:“冬氣寒, 宜食棗以熱其寒。 ”主張食用溫熱一類食物來應對寒氣。 溫性食物有刀豆、芥菜、香菜、南瓜、桂圓肉、栗子、大棗、核桃肉、雞肉、海參、鱔魚、蝦、麻雀等。 體質較弱, 冬天多手腳冰冷者, 可吃牛肉、羊肉、鹿肉等熱性食物。

進補講究虛則補之, 有虛才用補, 虛什麼補什麼。 血虛、氣虛、陰虛、陽虛各不同, 要對症使用。 補氣用人參、黃芪, 養陰用鐵皮石斛、西洋參, 溫陽用鹿茸、枸杞子, 養血用阿膠、熟地, 這些都需要對證選用。

許多地方有熬補膏的習慣, 買阿膠、人參、枸杞子、核桃肉等在家中熬制, 熬一罐補一冬。 現在更多的是讓有經驗的中醫把脈, 根據體質情況, 結合時令特點, 對症選用補益藥, 由藥師規範熬制。 一般從立冬服到立春, 每日一到兩次, 取一、二匙, 放碗中, 加開水化開服下, 享受服用膏方的樂趣, 帶來補益的效果。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