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哈荔田婦女更年期綜合征醫案

崔××, 女, 46歲, 幹部。 1978年11月3日初診。 2年來月事先期, 血壓偏高, 時感頭暈目眩, 頸面烘熱, 胸部悶痛, 煩躁易怒, 不能自製, 咽幹口苦, 脘痞納呆, 倦怠乏力, 便秘溲黃, 西醫診斷為更年期綜合征。 經用激素治療, 效果不佳。 刻值經期, 量多色鮮。 舌質淡紅略胖, 舌苔薄黃少津, 脈來沉細而弦。 此屬肝腎陰虛, 木鬱化火, 脾胃失和。 治擬滋陰瀉火, 平肝和胃。

處方:嫩鉤藤、白蒺藜各10克, 焦梔仁、龍膽草各6克, 玄參10克, 麥冬9克, 天仙藤、石菖蒲各9克, 厚樸6克, 焦三仙8克, 茯苓12克, 首烏藤9克, 丹參15克, 嫩小草6克, 磁秣丸3克(吞)。 5劑, 水煎服。

二診(11月9日):藥後煩躁潮熱發作減少,

睡眠略有改善, 月訊已止, 帶經6天。 仍納少, 食後泛惡, 左側胸脅疼楚。 舌漸潤, 脈同前。 再依前法, 原方丹參減為9克, 去玄參, 加清半夏9克, 淡竹茹7克, 片薑黃8克。 4劑, 水煎服(每連服2劑停1天)。

三診(11月30日):煩躁、潮熱已多日未作, 睡眠向和, 納食漸增。 昨日經潮, 頭暈目眩, 肢面浮腫, 腹部脹痛。 舌淡紅, 苔薄白, 脈沉細弦, 擬養血調經。

處方:當歸、雞血藤各12克, 川芎6克, 赤芍10克, 川楝子9克, 延胡索3克, 香附9克, 烏藥6克, 清半夏10克, 砂仁1.5克, 甘草6克, 夜交藤12克, 女貞子9克, 秣燈心1.5克。 4劑, 水煎

四診(12月3日):月經已止, 頭暈已除, 煩躁潮熱未發, 惟腫勢未消。 擬補益肝腎, 健脾滲濕為法。

處方:女貞子、旱蓮草、枸杞子、茯苓、炒白術、冬葵子、清半夏9克, 陳皮6克, 厚樸花9克, 漢防己9克, 神曲9克,

劉寄奴9克。 7劑, 隔日1劑, 水煎服。

上方出人共服20餘劑, 浮腫盡消, 諸症悉減, 予二至丸2瓶, 囑每日睡前服20粒。

按:本例頭暈目眩, 煩躁易怒, 時發潮熱, 便秘溲黃, 乃因肝腎陰虛, 肝火上炎, 肝陽亢盛, 故以玄參、麥冬、膽草、梔子、鉤藤、蒺藜、磁秣丸等滋陰降火, 平肝潛陽為主。 肝腎陰虛, 肝失涵養則疏泄無杈, 橫逆犯胃, 故見脘痞、納呆、食後泛惡, 因予清半夏、竹茹、厚朴、焦三仙等理氣寬中, 和胃降逆。 陰血不能上奉, 則心脈失養, 行血無力, 絡通不暢, 故見胸前區悶痛, 寐少夢多, 因予夜交藤安神益智, 茯苓交通心腎, 天仙藤、石菖蒲、片薑黃舒脈通絡定痛, 凡此皆屬“急則治標”的對症療法。 四診則益肝腎, 健脾胃, 且擬二至丸緩調繼治, 以為緩治其本, 鞏固療效。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