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據壯火、少火論治神經性眩暈案

患者梁某, 男, 43歲, 2016年5月27日初診。 患者素來體健, 2016年2月20日在某診所靜滴2瓶複方氨基酸注射液後出現持續性眩暈, 耳鳴, 頭重腳輕, 腳踩棉花狀伴極度乏力等症。 遂至某醫院住院治療12天, 診為神經性眩暈, 對症治療後眩暈、耳鳴症消, 仍倦怠乏力出院。 至當地某中醫院門診治療, 給予補中益氣類湯劑口服, 用後眩暈、耳鳴又發, 且更為乏困, 停藥於家休息近3月未緩解。

刻見:身材魁梧, 肌肉堅實, 神疲倦怠, 少氣懶言;四肢燙手, 然體溫正常;訴持續性頭暈, 頭昏沉, 頭重腳輕, 如踩棉花, 與體位無關聯;輕度耳鳴, 如蚊蟲聲響;患病以來潮熱盜汗,

易躁易怒, 食少納呆, 心慌失眠, 小便黃赤, 大便幹結;舌紅少津, 苔薄;脈洪大, 堅如皮革, 沉取稍弱;血壓138/86mmHg。

西醫診為神經性眩暈;中醫診為眩暈, 病機為肝陽上亢, 相火妄動, 壯火食氣;擬平肝潛陽、滋陰降火法;方用天麻鉤藤飲合《赤水玄珠》滋陰降火東加減。

方藥:炒決明子15克, 杭菊10克, 鉤藤15克, 生龍牡各20克, 川牛膝12克, 生梔子12克, 黃芩12克, 當歸12克, 白芍12克, 生地20克, 炒黃柏9克, 知母10克, 川木通10克, 生甘草6克, 3劑, 日1劑, 每劑水煎400毫升, 早晚溫服。

服藥1劑後諸症均減, 力氣漸增;服藥3劑後, 上述症狀基本消失。 囑繼服知柏地黃丸1瓶, 並囑清淡飲食, 勿進大補之品。 隨訪2月, 未發。

按:壯火、少火理論, 源自《內經》“壯火食氣”與“少火生氣”。 張景嶽對此注解:“陽和之火則生物,

亢烈之火反害物, 故火太過氣反衰, 火和平則氣乃壯。 ”即壯火、少火分別指人身亢奮與承平之陽氣, 火亢氣則衰, 火平氣乃壯。

此案中, 患者素來體健, 屬平和體質, 陰平陽秘, 精神乃固, 本當固守此平衡。 然患者擔心農活太多, 體力不支, 遂至診所大劑量靜滴補氣功效較強的複方氨基酸, 用後即出現眩暈, 耳鳴, 倦怠乏力等症。 即平和體質之人用補氣藥後反而倦怠乏力。 蓋氣有餘便是火, 此火乃邪火、壯火, 而壯火食氣。 患者經住院治療後, 眩暈耳鳴症消, 倦怠乏力較重, 求治于當地中醫, 給予補中益氣類中藥後更為乏力, 且眩暈耳鳴又犯, 此亦壯火食氣之故。

刻診時患者眩暈耳鳴, 頭重腳輕, 煩躁易怒, 血壓偏高, 舌紅少津,

脈洪革, 此肝陽上亢, 下虛上實, 故選天麻鉤藤飲平肝潛陽, 熄風鎮火。 又患者頭暈, 體溫正常卻四肢燙手, 潮熱盜汗, 心悸失眠, 小便黃赤, 大便幹結, 舌紅苔薄, 此陰虛內熱, 相火妄動, 故用《赤水玄珠》滋陰降火湯養陰清熱, 滋陰降火。 兩方合用後瀉火之力倍增, 壯火速去, 少火生氣功能亦隨之恢復, 故諸症均消, 且自感力氣漸增。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