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經絡循按法的操作內容

經絡循按法(簡稱循按法)的內容, 有:循揉、循壓、循點打、循捏拿、循點彈、循推等, 總稱為經絡循按法。 本法施用於上肢和下肢的經脈循行範圍。 根據病情的需要, 還可決定其手法的選擇。 茲分別予以敘述:

1.循揉

循揉的操作是:在經脈線上進行往返的揉, 所以, 叫循揉。 例如, 在上肢的手陽明大腸經, 從手虎口到肩關節處, 為循行範圍線, 就在這條循行線往返揉。 因為在經脈上揉, 因而揉圈範圍, 就大如拇指第一節。 但也可根據肢體的不同, 予以靈活掌握。 揉勁達到揉動肌肉為主, 隨揉隨移, 隨移隨揉, 往返3~5次即可。

在隨移循揉過程中, 既接連, 又間隔。 接連, 是移動時, 揉指不離開經脈線;間隔, 是揉勁移動後, 與前一揉, 有相應的距離。 這樣, 移動循揉, 除在經脈上揉之外, 還應盡可能把循揉落在穴位上。 循揉時, 可用拇指或中指, 以操作順手為宜。

2.循壓

此法, 用中指端, 在所要循壓的經脈線範圍內進行。 在循壓時, 與循揉一樣, 也是沿著經脈的肌肉和穴位往返循壓。 隨移隨壓, 既要接連, 又要把壓勁保持著相應的距離, 以便著重接觸到經脈線與經穴上。 一般往返進行3?5次。 而壓勁的手法, 要較為重些。 但以患者不感到痛苦, 而且循壓之後, 感到舒服為標準。

3.循點打

點打, 仍然按照所選的循行範圍進行。 揉作過程, 要按照皮膚點打法的重手法的要求及具體打法往返作3~5次即可。

4.循捏拿

捏拿, 是用拇指和中指進行操作。 “捏”是沿著經脈捏肌肉;“拿”是拿循行範圍選定的幾穴進行拿穴。 用拇指拿壓在穴位上, 中指貼近穴位附近的肌肉, 以助拇指的拿勁。 即隨拿穴, 隨移動, 捏與拿結合操作往返3~5次。 捏拿手法的輕重量, 總以患者不感到痛苦為好。

5.循點彈

點彈, 與點打不同。 點打, 是離開皮膚往經脈線上打;點彈, 是用中指端接觸到經脈線, 或經穴上之後, 振盪式的往深部壓。 這樣, 不但不同於點打, 也不同於按和壓。 所以, 就叫做點彈。 本法也是移動性往返操作, 一般也做3~5次。

6.循推

循推, 是在預選的經脈線範圍內往返循推。 但一般循推, 都是根據經脈循推的方向, 以補瀉法進行循推。 根據手法對病情的適用,

把循推法又分為經絡循推補瀉(一)和經絡循推補瀉(二)。 茲分別敘述於下:

經絡循推補瀉(一):用拇指側面, 沿著經脈線推住皮膚推。 如手陽明大腸經的合谷穴到曲池穴部分。 在此經用揮法時, 則從曲池穴推至合穀穴為一次, 共推36次。 以6為陰數, 即推6個陰數。 六六相乘, 共推36數;推時, 連續推6次後, 稍停再推。 每推6次, 都是稍停再推, 以資區別瀉法, 為陰數。 在此經用補法時, 則從合穀穴推至曲池穴為一次, 共推81次。 以9為陽數, 即推9個陽數。 九九相乘, 共推81數;推時, 連續推9次後, 稍停再推。 每推9次, 都是稍停再推, 以資區別補法, 為陽數。

經絡循推補瀉(二)本法的原則是:先瀉後補。 即瀉推與捏提相結合, 補推與壓按相結合。

瀉推捏提是:一手在主穴位局部,

用拇、食、中指, 捏住肌肉上提。 在捏提的同時, 另一手, 以手掌逆著經脈來的方向, 沿著經脈循行所要循推的範圍推。 例如, 腰疼為足太陽膀胱經, 一手捏住腰疼局部的穴位捏提;另一手掌, 由腿肚推到臀部處為一次, 共推18次, 為循推

瀉法。 把捏提與循推動作協調起來, 形成統一性。 做完循推瀉法之後, 接著做循推、壓按的補法;一手壓在原瀉推的經脈範圍和捏提的部位上, 把捏提變為用手掌壓按;在壓按的同時, 仍用原循推的手掌, 從臀部之下向著腿肚處推。 也就是從上往下, 順著經脈去的方向推, 從臀部推至腿肚為一次, 共推27次。 瀉推18次, 是以3個6陰陣列成;補推27次, 是以3個9陽陣列成。 如果瀉推6個6陰數, 為36數時, 那麼, 補推則6個9陽數,

為54數。 為此, 以上循推補瀉的推數比例, 可根據臨證需要適當應用。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