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時飲食是中醫養生的一個重要原則, 主要是指飲食要注意與時間節律相適應。 這種應時主要是指應年節律之時, 與應日節律之時。
年節律是指飲食要根據季節氣候的寒溫變化和人體神氣生長收藏的不同情況, 選擇飲食的種類, 來維護正常的生命力。 應年節律之時主要是指下面兩個方面:
(1)根據脾胃功能隨季節變化的規律來選擇飲食
炎夏酷暑, 脾胃功能相對降低, 大部分人應該多食用酸梅湯、冬瓜、綠豆粥等甘寒生津、健康開胃的飲食, 少食油葷、煎炸燥熱的食品。
冬季天氣寒冷, 脾胃功能較強,
(2)注意食用應時而產的果蔬
人和自然萬物具有陰陽同構性, 都存在隨一年四季而生長收藏的節律性。 應時的物品與人體的陰陽節律相吻合。 因此, 要食用時鮮果蔬, 有利於人體陰陽的正常年節律變化。
日節律是指一日的飲食應該遵循一定的節律, 具體的表現在下面兩個方面:
(1)朝奠虛——早上不能空肚子
不吃早餐對身體危害很大。 首先, 因為缺乏水穀精微的補充, 肌體不得不被動地調動肌體儲備, 這會影響肌體對疾病的防禦能力。 其次, 上午生命活動力旺盛, 工作強度大, 脾胃處於空虛狀態,
(2)暮莫實——要控制晚餐
首先, 晚餐進食一定要少。
其次, 不能吃得太晚。
再次, 晚餐應該儘量清淡, 少食油葷、滋膩、難消化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