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太極拳的時候, 呼吸與動作相互的配合均勻合理是非常重要的, 那麼怎麼樣進行調息呢?下面, 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關於太極拳練習調息法, 一起跟著小編往下學習一下吧!
太極拳調息
調息, 就是主動地、自覺地調整和控制呼吸, 以改變它的頻率、節律、深度等, 並使之逐步達到練功要求和目的。 調息是太極拳“三調”中的重要環節和方法。 傳統功法中吐納、練氣、調氣、服氣、食氣、發聲、拍打等, 均屬於調息的範疇。
1、調息的方法
健身氣功調息的方法非常多, 這裡僅介紹幾種常用的方法。
(1)自然呼吸
對太極拳初學者來說, 除功法特殊要求外, 一般宜採用鼻吸口呼的自然呼吸法。 即在平時習慣的自然呼吸基礎上, 隨著練功的深入, 逐步地達到形、氣(呼吸)、神三者的合一。
(2)腹式呼吸
常見呼吸方法分為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兩種。 其中, 腹式呼吸又分為順腹式呼吸和逆腹式呼吸。 所謂“順腹式呼吸”, 是指吸氣時腹部自然鼓出, 呼氣時腹部自然內收。 順腹式呼吸, 生理學上稱作等容呼吸。 吸氣時腹肌放鬆, 橫膈肌隨之下降, 腹壁逐漸鼓起;呼氣時腹肌收縮, 腹壁回縮或稍內凹, 橫膈肌隨之上升還原。 所謂“逆腹式呼吸”, 是指吸氣時腹部自然內收;呼氣時小腹自然外鼓。 逆腹式呼吸, 生理學上稱為變容呼吸。 吸氣時腹肌收縮, 腹壁回縮或稍內凹,
(3)提肛呼吸
提肛呼吸是把提肛動作和呼吸配合起來的一種習練方法。 即吸氣時收提肛門及會陰部肌肉, 呼氣時則放鬆, 此時採用逆腹式呼吸較為適宜, 收腹斂臀可以達到逆腹式呼吸目的。
2、調息的要求
調息的基本要求是:勻(均勻)、細(細密 )、柔(柔和)、長(深長)。 但要遵循順其自然、循序漸進的原則, 切忌刻意追求、生搬硬套。 調息是在形正體松、心神安靜的基礎上, 通過長期練習而逐步達到形、氣、神三者合一的狀態, 此時不調息而息自調,
3、調息的作用
(1)調身與調心的重要環節。 一方面, 形正體松, 則氣定而神斂;另一方面, “抱神以靜, 形將自正”。 說明心神安寧, 自然會氣息平和、形正體松。
(2)吐故納新。 調息鍛煉, 能使人體更有效地吸入大自然清氣, 呼出體內濁氣, 促進先、後二天之氣在體內充分交匯融合, 達到吐故納新、改善全身氣血運行、調節人體呼吸系統及各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增強活力的作用。
(3)行氣活血。 呼吸是體內“真氣”運行的動力, 而“真氣”又是血液運行的動力, 正所謂“氣為血之帥, 血為氣之母”。
(4)強壯臟腑。 “呼出心與肺, 吸入肝與腎”, 說明不同的呼吸方式, 可以直接影響、促進相應臟腑的功能。 現代醫學認為, 經常進行深長的呼吸鍛煉可使橫膈肌升降幅度增大, 促進內臟器官及腸胃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