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糖友該怎樣中醫保健?

糖尿病中醫又稱為“消渴”、“消癉”, 早在《黃帝內經·素問靈樞》中已有記載。 如《素問·奇病論》有“甘美肥胖, 易患消渴”;《靈樞·五變》有“情緒緊張, 引起消癉”的論述, 可見祖國醫學對本病病因、症狀與防治已有詳細的論述和認識。

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是胰島素對或絕對不足引起的糖代謝障礙, 繼而發生脂肪、蛋白質、電解質等代謝紊亂。 患者常好發感染, 並有血管、神經等系統的併發症。 糖尿病是一種比較頑固的終生性疾病, 但在科學治療和護理的基礎上, 注意自我行為的調整, 加以按摩, 控制糖尿病還是很有把握的。

自我按摩

按摩是祖國醫學治療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對糖尿病的輔助治療有積極效果, 可以在家人之間互相按摩或自行按摩。 按摩的部位很多, 以手、足按摩最為方便、實用。

祖國醫學《靈樞·逆順肥瘦篇》中記載:“手之三陰, 從胸走手;手之三陽, 從手走頭;足之三陽, 從頭走足;足之三陰, 從足走腹。 ”可見10條經脈的循行銜接與手足的關係非常密切。 人體器官臟腑各部位在手足皆有反射區, 按摩刺激反射區, 通過血液迴圈和神經傳導能調節機體平衡, 有恢復器官功能、祛病健身之功效。

按摩位置的確定:主要是刺激手掌上的五個點。 先找出中指指根部掌側橫紋的中點, 再找出手掌與手腕交接處第一橫紋的中點, 用圓珠筆在兩點中間連一線,

從手腕的中點開始, 以5毫米為間隔, 分成15個等份, 每一個等份的點, 代表與全身相連的穴位。 治療糖尿病的穴位是第1、2、3、12和16點。 1為“下陰”, 2為“尿道”, 3為“膀胱”, 12為“胃中”, 16為“心膈”。

刺激辦法:可以用針刺, 也可用較鈍的毛衣針或牙籤的鈍頭刺激相關穴位。

自我行為調整

很多病人患病後悲觀失望, 精神緊張, 情緒低落, 憂心忡忡或從此一蹶不振;也有病人抱無所謂的態度, 不認真治療。 這兩種情況都是不可取的。 病人應對糖尿病知識有一定的瞭解, 解除恐懼、悲觀情緒, 喚起戰勝疾病的信心, 有規律的生活和工作。

所謂生活規律, 即每天工作、進餐、睡眠、活動要做到定時、定量;工作量要大致相同, 不要昨日輕閒, 今日體力不支, 突如其來的重工作會增加機體的應激反應,

使病情加重;進餐時間、進食量及三餐的分配每日要大致相同, 活動的方式與量也要大體一致。 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 如養花、聽音樂。 總之, 靈活掌握各種治療措施, 特別對飲食、用藥及體力活動三方面進行有計劃的調整。 樹立自我保護意識, 避免感冒、外傷。 戒煙、戒酒。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