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外科>正文

膽結石,藥物排石後患無窮

膽結石病又稱膽系結石病或膽石症, 是膽道系統的常見病, 是膽囊結石、膽管結石(又分肝內、肝外)的總稱。 膽結石應以預防為主, 發病後應即時治療, 一般有非手術及手術治療兩類治療手段。

膽結石治療不及時, 引發膽絞痛, 甚至休克危及生命。 患者們對手術總是充滿著恐懼, 只要用藥物能治癒, 時間、金錢都沒問題。 但專家強調, 膽結石患者應該及時手術治療, 切除膽囊。

臨床常見的膽結石為膽色素結石和膽固醇結石, 是膽汁濃度過高積澱而成, 日積月累, 過程漫長。 這結石形成的過程本身對膽囊就是一個慢性刺激,

處於炎症狀態。 藥物溶石排石也是一個漫長過程, 排石時膽囊會收縮促使結石排出, 這個過程對膽囊也有刺激。 膽囊長期受結石、炎症的反復刺激, 增粗變厚, 甚至有癌變的可能。 經長期服藥排石即使排出了膽結石, 但由於膽囊慢性炎仍然還在, 不可能恢復原有功能, 新的結石很快會再次出現。 並且“吃藥排石”有可能把小的結石排到膽總管, 引起梗阻性黃疸、膽管炎、急性胰腺炎等更為嚴重的疾病, 甚至危及生命。

膽結石患者應打消對膽囊切除手術的顧慮。 膽囊具有濃縮和儲存膽汁功能, 膽汁則由肝膽分泌產生, 且膽囊儲存膽汁量很小, 即使切除, 對身體也沒有大的影響。 而結石和炎症帶來的疼痛以及引起的併發症,

可危及生命。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