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膳食>營養飲食>正文

膽汁為何走“回頭路”

幽門口就像“閘門把關”一樣, 在正常情況下是收縮關閉的。 當胃內食物經胃蠕動需要進入十二指腸時, 幽門口才自動開放, 將食物放行。 與此同時, 膽汁也由膽囊排至十二指腸內, 幫助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脂肪。 當胃內食物排空後, 幽門口就會自動收縮關閉, 把膽汁阻擋在十二指腸內, 使胃平安無事。 但是, 為何有些人會患有膽汁反流性胃炎?膽汁好端端地怎麼會跑到胃裡去呢?

膽汁為何會反流

情緒不良或受涼或飲食不當會造成幽門口關閉不全, 中老年人幽門口發生了生理性退行性改變, 以及施行過胃部分切除術、迷走神經切斷術、幽門成形手術、胃腸吻合術等手術,

都可破壞幽門口的“閘門把關”作用。 而十二指腸先天就有逆向蠕動功能, 於是膽汁便由十二指腸反流跑到胃內“搗亂”了。

膽囊有貯存和濃縮膽汁並定時按需釋放膽汁至十二指腸的功能。 在慢性膽囊炎特別是膽囊萎縮和膽囊已切除時, 膽汁全天候不間斷地流入十二指腸, 結果導致患者膽汁反流的發病率增高。

另外, 近年來研究提示幽門螺桿菌感染可能通過增加胃泌素釋放, 影響胃十二指腸動力, 從而造成膽汁反流。

反流危害大

反流的膽汁, 更確切地說是混有膽汁的十二指腸液反流時, 會破壞胃黏膜表層細胞, 導致胃酸直接刺激胃黏膜使之受損。

胃鏡檢查可見膽汁不斷由幽門口(或胃腸連接處)湧入胃內, 胃黏膜(特別是胃竇部黏膜)有明顯水腫、充血, 表面附有黃綠色膽汁, 胃底黏液湖內含大量膽汁。

膽汁反流患者經常出現上腹部持續性的燒灼痛, 尤其是在吃飯之後, 平臥或軀體前屈時易出現, 服鹼性藥物後不能緩解, 或反見加劇。 可伴有胸骨後疼痛、噯氣、反酸、燒心、噁心、嘔吐、腸鳴、咽痛、咳嗽、哮喘、聲音嘶啞、食欲不振等症狀。 最具特徵性的表現則是膽汁性嘔吐, 嘔吐多在晚間或半夜時發生, 嘔吐物中伴有食物甚至少許血液。 嚴重者還會有胃出血, 表現為嘔血或黑便。 因為害怕進食後症狀加重, 膽汁反流患者往往食量減少, 可出現貧血、消瘦、營養不良以及腹瀉等表現。

預防措施

合理飲食 低脂飲食可避免進食後發生膽汁分泌過多, 減少症狀發生的頻率;相反, 高脂肪飲食可促使小腸黏膜釋放膽囊收縮素, 易導致胃腸內容物反流。 所以應儘量少吃或不吃油膩食物;進食時細嚼慢嚥, 忌暴飲暴食;避免長期飲濃茶、烈酒、濃咖啡和進食辛辣、過冷、過熱和粗糙食物。

控制體重 過度肥胖者腹腔壓力增高可促進反流, 特別是平臥位尤甚, 故應積極減重以改善反流症狀。

改變睡姿 床頭墊高15~20釐米, 對減輕夜間反流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好辦法。 另外, 有人睡眠時喜歡將雙臂上舉或枕於頭下, 這樣可引起膈肌抬高, 胃內壓力隨之增加, 使胃液逆流而上。

改變習慣 儘量避免增加腹內壓的活動,

如過度彎腰、穿緊身衣褲、紮緊腰帶等。

如做到以上注意事項仍無法控制症狀, 患者需到醫院就診並加用藥物治療。 此外, 膽汁反流性胃炎合併幽門螺桿菌感染者, 在常規應用抑酸劑、胃黏膜保護劑和促動力藥物的同時, 還應考慮根除幽門螺桿菌。

(摘錄自合作雜誌《家庭用藥》2013年5月刊)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 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線上;媒體合作請聯繫:020-37617238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