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性癲癇綜合征系指有明確病因的癲癇。 其特點是:臨床上除各種類型的癲癇發作外, 尚有原發病的各種不同症狀。 因而臨床上常稱這類癲癇為繼發性癲癇或獲得性癲癇。 此外, 有一部分難以發現其確切病因的隱源性癲癇也屬繼發性癲癇。 那麼怎樣進行症狀性癲癇綜合征的病因鑒別呢?主要有以下方法——
(1)引起癲癇的全身性疾病:
①低糖血症:發作時間多在空腹或劇烈運動後。 一般先有心悸、頭昏、出汗、噁心、煩躁等症狀, 甚至行為失常。 有此類病史者要做空腹血糖測定以進一步診斷。
②低鈣血症:對於有手足抽搐、長期腹瀉、脂肪瀉或甲狀腺手術史者,
③氨基酸尿症:對於智力發育不良, 膚色發色偏淡, 肌張力增高, 或伴有震顫和手足徐動的患兒, 要懷疑苯丙酮尿症, 可做尿液檢測。 其他較少見的類型多有尿的異色、臭味, 有條件時做相應的生化檢查。
④急性間歇性血卟啉症:有腹痛、嘔吐、腹瀉和周圍神經病變伴發癲癇者, 宜做尿液或血液檢查。
(2)引起癲癇的腦部疾病:
病史(產傷史、高熱驚厥史、腦炎腦膜炎史、腦外傷史、卒中史等)和發病年齡可以提供一些證據。 體檢中若發現如顱內腫瘤的定位體征和視訊光碟水腫, 腦動靜脈畸形的頭部雜音, 腦豬囊尾蚴病(囊蟲病)的皮下結節等,
癲癇是神經系統常見疾病之一, 患病率僅次於腦卒中, 但家庭及社會承受的負擔明顯大於腦卒中。 人群年發病率為50/10 萬~70/10 萬, 患病率約5‰, 兒童患病率約12.5‰, 會影響工作或婚姻等。 就像其他任何疾病, 症狀性癲癇綜合征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也十分重要。 在患者及其家屬發現有臨床症狀時, 一定要及時到相關正規醫院進行診斷、治療, 把握疾病初期的治療良機, 讓患者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