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骨科>正文

急性踝關節扭傷怎樣處理

踝關節扭傷的發病機制與它的解剖特點有關。 小腿由脛骨和腓骨組成, 前內面粗者為脛骨、後外面細者為腓骨;腳的足弓頂部有一塊骨頭叫距骨。 踝關節就是由脛骨、腓骨下端夾騎於距骨之上形成的, 俗稱“腳脖子”。
踝關節囊前後較松, 兩側較緊。 踝關節的四周有韌帶加強, 外側的韌帶較內側的韌帶弱, 加上內踝(脛骨下端向內突出的部分)較短, 所以易發生足內翻(腳心朝內側)而損傷外側副韌帶。
許多人對踝關節扭傷抱著無所謂的態度, 認為“養兩天就沒事了”, 其實不然。 踝關節扭傷後關節內可發生一系列病理變化,

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
如X線片未發現異常時, 應積極進行MRI和B超檢查等, 明確有無軟骨和骨軟骨損傷, 並觀察韌帶斷裂情況, 必要時進行合理固定, 以免由於韌帶斷裂造成關節不穩, 從而導致一系列繼發病變。
遇到急性踝關節扭傷時, 24小時內可將踝部浸入冷水中, 或用冷毛巾敷於患處, 每次10-20分鐘, 6小時一次, 可收縮血管、消腫止痛。 24小時之後則需熱敷, 以促進局部血液迴圈加快, 組織間隙的滲出液儘快吸收, 從而減輕疼痛。
韌帶部分撕裂、損傷者, 伴有劇痛者, 可用膠布敷貼踝部固定制動2-3周。 未經正規治療的患者, 踝關節再次損傷的可能性是經正規治療患者的3-4倍。
總的來說, 早期就診, 早期檢查, 早期治療, 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