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初秋:滋陰防燥調身心

“未覺池塘春草夢, 階前梧葉已秋聲。 ”轉眼間已經入秋了, 秋天給人的感覺是天氣涼爽, 果實累累, 一片喜悅的豐收景象, 然而初秋也有空氣乾燥、溫差較大的特點, 易引起身體上的較多不適。 那麼, 在秋季應該如何養生呢?

中醫學宣導“天人合一”, 即人與自然是一個和諧整體, 人的養生宜順應自然界的規律。 肺在五行中屬金, 與秋氣相應, 從養生角度看, 金秋以養肺為主, 以收藏為佳。

經過夏季暑氣煎灼, 人體各臟腑陰津耗傷嚴重, 加之秋燥外襲, 易於出現口乾舌燥、鼻幹、喉嚨乾澀, 甚則咳嗽、頭痛、皮膚乾燥鬆弛等症,

又因肺與大腸相表裡, 所以還易大便燥結等。 秋季晝溫夜涼, 一日內溫差較大, 穿衣不慎易致感冒。 在這個階段中, 應從飲食起居、心理調攝、戶外鍛煉、依時調養這些方面加以調整, 以增強體質, 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

合理膳食 滋陰防燥

漫長的炎熱夏季之後, 陰液內虧, 加上天乾物燥, 容易傷及肺陰, 這時滋陰潤肺就顯得尤為重要, 平時應注意適量飲水, 以少量多次飲水為佳, 使口、鼻、咽喉、肺臟等各臟腑器官得以充分濡養。

飲食方面以清淡、水分豐富的食物為主, 少食煎炸、辛辣之品;蔬菜中當選大白菜、菠菜、白蘿蔔、冬瓜、黃瓜, 以甘潤養陰;肉類可選青魚、鴨肉、兔肉等, 宜配合秋梨、百合、銀耳、糯米、蓮藕、芝麻等清補之品。 又因五行中肺屬金、肝屬木、金刑木,

酸味入肝可益肝, 輔以酸味的水果如蘋果、橘子、山楂、檸檬等以生津止渴, 防止辛伐太過。 通過食補方法潤肺止咳、補益肺氣, 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然而初秋餘熱未消, 不可貪食瓜果, 同時注意飲食清潔, 以免傷及胃腸。

舒暢情志 修身養性

有詩雲:“秋花慘澹秋草黃, 耿耿秋燈秋夜長, 已覺秋窗秋不盡, 那堪風雨助淒涼。 ”秋天花朵枯萎, 樹木凋零, 秋風瑟瑟, 蕭條、飄零、落寞、淒清的意味甚重, 易使人們產生蒼涼、傷感、悲觀的情緒, 久之則容易抑鬱不舒, 心情低落, 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當此時節, 應順應季節變化, 使肺氣清降, 適應秋季容平之氣, 避免肅殺之氣, 保持內心寧靜, 情緒樂觀, 可多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要經常與親朋好友交流, 適當進行戶外活動, 如重陽節登山、郊遊、賞菊等, 以舒暢胸懷, 修身養性。

稍避風寒 早臥早起

儘管金秋是戶外活動的黃金季節, 晨起鍛煉能使機體適應寒冷環境, 增強體質, 但早晚溫差大, 在室外時應酌情增減衣物, 保暖的同時宜保持涼爽, 有意識地讓自己“凍一凍”, 以增強自身的抗寒能力, 但老人、兒童等體弱者, 以及在降溫明顯時不可“秋凍”, 需及時增加衣物。

秋季人體精氣呈內收之趨勢, 運動時也要順應這一規律, 避免過於劇烈活動致使精氣升發, 可選擇一些稍微輕鬆平緩的鍛煉項目, 如太極拳、五禽戲、慢跑、散步等。 起居方面應“早臥早起”, 秋季陽氣漸收, 白天時間縮短, 早睡早起, 以助陽氣升揚和陰氣收藏。

依時調養 避邪扶正

秋季分為三期, 即初秋、中秋和晚秋, 不同時期養生的側重也有所不同。 初秋俗稱“秋老虎”, 餘熱仍熾, 濕熱猶存, 行戶外活動時尚需注意防暑, 此階段天氣炎熱, 不可貪涼飲冷, 同時須注重飲食清潔衛生, 以免引起胃腸不適。 中秋時天氣漸涼, 以燥為主, 可適當塗抹潤膚品防止皮膚乾燥, 且應補充水分, 配合食用秋梨、百合、沙參、麥冬等品, 以生津潤燥, 濡潤肺胃。 晚秋時寒氣日盛, 當防寒保暖, 及時增添衣物, 以固護陽氣, 為冬天的到來做好準備。

在秋風送爽的時節, 人們除了享受豐收的果實之外, 尚需預防呼吸道疾病, 以避免燥邪傷肺, 同時要講究科學養生, 從而既能夠調養身體, 增強體質,

減少自身患病的幾率, 還可以減輕或者延緩慢性疾病的發生。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