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越來越缺乏維生素B族。 由於盲目追求飲食的精細化, 導致從食物中攝取到的B族維生素越來越少;另外, 因攝入過多的糖類、脂肪而更加需要維生B族素促進代謝;還有, 生活節奏快、壓力大、熬夜多也需要消耗大量的B族維生素。 因此, 目前人們缺乏維生素B族是非常普遍的。
維生素B族有十二種以上, 被世界一致公認的有八種, 全是水溶性維生素, 在體內滯留的時間只有數小時, 必須每天補充。 B族是所有人體組織必不可少的營養素, 是食物釋放能量的關鍵。 全是輔酶, 參與體內糖、蛋白質和脂肪的代謝,
維生素B族大家庭:
維生素B族包括:維生素B1(硫胺素)、維生素B2(核黃素)、維生素B3(煙酸)、維生素B5(泛酸)、維生素B6(吡哆醇)、維生素B12(氰鈷胺)、維生素B9(葉酸)、維生素B7(生物素)。 由於其有很多共同特性(如都是水溶性、都是輔酶等)以及需要相互協同作用, 因此被歸類為一族。
維生素B1(硫胺素):是糖代謝中輔羧酶的重要組成成分。 主要維持碳水化合物的正常代謝, 能增進食欲, 維持神經正常活動。 缺乏:維生素B1攝入不足時, 輕者表現為肌肉乏力、精神淡漠和食欲減退, 重者得腳氣病。 (這個腳氣病和我們平時所說的真菌感染引起的腳氣不是一種病, 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 來源:全穀類、豆類、薯類、瘦豬肉、動物內臟等。
維生素B2(核黃素):參與體內生物氧化與能量生成。
維生素B3(煙酸):也稱作維生素PP, 煙酸又名尼克酸、抗癩皮病因子。 煙酸在人體內轉化為煙醯胺, 參與體內脂質代謝, 組織呼吸的氧化過程和糖類無氧分解的過程。 缺乏:導致癩皮病, 症狀為皮炎、腹瀉和癡呆(又稱3D症狀)來源:全穀類、魚肉蛋奶等動物性食物、酵母、菌類、蔬菜等。
維生素B5(泛酸):為白色粉末 在水中易溶。
維生素B6(吡哆醇) :是機體的中很多酶系統的輔酶, 説明糖原子由肝臟和肌肉中釋放能量, 參與煙酸的形成, 氨基酸的運輸等;同時具有抑制嘔吐、促進發育等功能。 缺乏:引起嘔吐、抽筋等症狀。 單純維生素B6缺乏比較少見, 一般伴有多種B族維生素攝入不足的表現, 臨床有口炎、口唇乾裂、舌炎、易激動、抑鬱等症狀。 來源:魚肉類、奶類、堅果、豆類、香蕉、馬鈴薯、全穀類等。
維生素B12(氰鈷胺): 又稱鈷胺素,
維生素B9(葉酸):又名維生素BC, 葉酸是由蝶酸和谷氨酸結合而成, 故又稱蝶醯谷氨酸。 參與嘌呤和胸腺嘧啶的合成, 進一步合成DNA、RNA;參與氨基酸代謝, 參與血紅蛋白及甲基化合物如腎上腺素、膽鹼、肌酸等的合成。 缺乏:葉酸廣泛存在於食物中, 一般不缺乏。 膳食攝入不足、酗酒、抗驚厥藥和避孕藥等會妨礙葉酸的吸收和利用。 人體缺乏葉酸損害很廣泛而深遠, 引起巨紅細胞貧血, 舌炎和腹瀉,
維生素B7(生物素):又名維生素H或輔酶R。 生物素參與脂肪與糖代謝, 蛋白質和核酸的合成。 缺乏:生雞蛋清中有一種抗生物素的蛋白質和生物素結合, 不能被消化道吸收。 造成體內生物素缺乏, 會出現食欲不振、舌炎、皮屑性皮炎、脫毛等症狀。 來源:動物內臟、蛋黃、肉類、豆類、全穀類和蔬菜。
維生素B族的特性:
1、維生素B族必須每天補充。 因為維生素B族屬水溶性維生素, 多餘的維生素B族不會貯藏於體內, 而會完全排出體外。
2、維生素B族之間有協同作用, 也就是說, 一次攝取全部B族的維生素, 要比分別攝取效果更好。
3、維生素B1、B2、B6按1:1:1的比率攝取,協同作用效果更好。
4、在日常生活中,由於各種各樣的不良飲食習慣,使一些人容易造成維生素B族缺乏,如食用精米精面及過分燜、煎、炸、煲等烹調手段,這都會導致大量寶貴 維生素B族的流失。
小叮嚀:B族維生素在功能上有密切聯繫,所以它們很少單獨缺乏,一種B族維生素不足的同時,往往也隱藏著其他B族維生素的不足問題。多種B族維生素同時補充,效果往往優於補充某一種。飲食不均衡、消化吸收不良、酒精攝入過量、特殊代謝(如糖尿病)等問題,往往會造成多種B族維生素的同時缺乏。
要比分別攝取效果更好。3、維生素B1、B2、B6按1:1:1的比率攝取,協同作用效果更好。
4、在日常生活中,由於各種各樣的不良飲食習慣,使一些人容易造成維生素B族缺乏,如食用精米精面及過分燜、煎、炸、煲等烹調手段,這都會導致大量寶貴 維生素B族的流失。
小叮嚀:B族維生素在功能上有密切聯繫,所以它們很少單獨缺乏,一種B族維生素不足的同時,往往也隱藏著其他B族維生素的不足問題。多種B族維生素同時補充,效果往往優於補充某一種。飲食不均衡、消化吸收不良、酒精攝入過量、特殊代謝(如糖尿病)等問題,往往會造成多種B族維生素的同時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