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年人睡眠障礙

很多老年人都會有同樣的煩惱, 就是睡眠不好, 更有甚者得了睡眠障礙症。 那麼什麼是老年人睡眠障礙呢?睡眠障礙症怎麼治療呢?今天我們就從老年人健康的角度出發, 來瞭解一下老年人睡眠障礙的相關內容吧。

發病原因

1.引起睡眠障礙的疾患多

神經精神疾病(如腦血管病、週期性肢動、夜間肌痙攣、AD、譫妄、帕金森病、抑鬱症、心理、生理性失眠、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全身疾患(如心衰、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夜尿次數增多、疼痛、肝腎疾病、甲狀腺功能改變、酒精依賴、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等)及藥物因素(如安眠藥、興奮劑、激素、甲狀腺素、茶鹼、喹諾酮類抗生素、中樞性抗高血壓藥)均可致老年人睡眠障礙。

其中夜間肌痙攣(不安腿綜合征)在老年人中常見, 約占老年疾病的5%;其特點為入睡後小腿屈肌群發生屈曲收縮(30s左右)、小腿深部肌肉蟲行感或雀啄感而造成患者短暫覺醒。 65歲以上充血性心衰患者睡眠時呼吸暫停>10次/h者占21%。

2.睡眠易受干擾因素影響

老年人神經系統功能的適應性明顯降低, 對睡眠時間改變及時差的耐受性較差。 不良的睡眠習慣、情緒失調、社會心理因素、不適的睡眠環境或睡眠環境的變化均可影響老年人的正常睡眠。

發病機制

主要表現為睡眠時間改變和睡眠結構變化, 60~80歲健康老人雖就寢時間平均為7.5~8h,

但睡眠時間平均為6~6.5h;覺醒次數及時間增加, 睡眠潛伏期延長, 總睡眠時間及睡眠效率降低。 Ⅰ期睡眠(淺睡眠)時間延長, 而Ⅲ、Ⅳ期睡眠(深睡眠)隨增齡而 縮短, 60歲以上老年人的慢波睡眠占總睡眠時間的10%以下, 75歲以上老年人的非快速眼動期及Ⅳ期睡眠基本消失。

1.入睡和維持睡眠困難

由於多種病因或干擾因素的影響, 老年人常入睡困難和不能維持睡眠;表現為睡眠潛伏期延長, 有效睡眠時間縮短。 由於白天活動減少或小睡導致夜間睡眠-覺醒週期縮短, 早起或貓頭鷹式的夜間活動在老年人中十分常見。 再者, 隨增齡或疾病影響, 睡眠的晝夜節律障礙愈明顯;表現為晝夜顛倒、時間差性睡眠障礙和夜間工作所致的晝夜節律紊亂。

2.睡眠呼吸障礙

多見50歲以上人群中, 睡眠後均可能發生呼吸障礙, 如睡眠呼吸暫停、睡眠加重呼吸疾病、夜間吸入或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SAS)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睡眠呼吸障礙, 占睡眠疾患的70%, 且隨增齡而發病率增加, 男女發病之比為5∶1~10∶1。 SAS又分3型, 即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 指口鼻氣流停止, 但胸腹式呼吸運動存在)、中樞性睡眠呼吸暫停(CSA, 指口鼻氣流停止, 同時胸腹式呼吸運動也暫停)和混合性睡眠呼吸暫停(MSA, 指一次呼吸暫停中, 先出現CSA, 繼而出現OSA)。 氣道梗阻型睡眠呼吸暫停(OSA)的特點是鼾聲響、呼吸間歇>10s後發生喘息或鼻音、梗阻緩解。 OSA反復出現, 可使血氧含量顯著減少、血壓升高, 輕者表現為打鼾(習慣性打鼾即使不是呼吸暫停,

也可加重心臟病或高血壓, 是OSA的常見症狀)、煩躁不安、白天嗜睡、抑鬱、頭痛、夜尿、陽萎, 重者則可出現夜間睡眠心律失常、猝死、卒中、肺動脈高壓、抽搐及認知功能下降等。 有SAS發生者, 其腦血管病發病率升高, 尤缺血性卒中的發生機會增多。

治療

1.一般治療

包括養成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去除干擾因素、進行睡眠鍛煉、停用可能引起睡眠障礙的藥物、治療內科和精神神經科疾患(如心衰、肺氣腫、內分泌疾病、抑鬱症、夜間肌痙攣等)以及睡眠障礙性疾病。 肌松劑(如妙納、異舒睡、左旋多巴等)對緩解夜間肌痙攣有效。

2.失眠的治療

(1)藥物治療

約60%的失眠患者需要長期或偶爾服用安眠藥物。

(2)非藥物治療

治療失眠最重要的是消除導致失眠的各種因素,

如消除心理緊張、改變睡眠環境、避免睡前服用影響睡眠的食物或藥物、保持睡眠覺醒規律。 非藥物治療適用於各類型失眠者, 尤其是慢性心理-生理性失眠者。

結語:睡眠時間是身體進行自我修復的時間, 很多老年朋友本身體質就不是很好, 如果再出現了睡眠障礙症, 那極有可能對健康產生威脅。 今天和大家介紹了老年人睡眠障礙的相關內容, 希望能夠説明到大家。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