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走對身體的有著很好的健身功效。 它與其他運動不同, 在運動的時候會用到身體90%的骨骼肌, 相較之下, 游泳只用到35%, 跑步只用到70%。 人體的2/3肌肉集中在下半身, 肌肉的耐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衰減, 人體的上半身肌力到了60多歲仍可以有20多歲時的七成左右能力, 但下半身力量卻不到四成。
健康行走, 疾病趕走。
人們都說十藥九毒, 但是健走這劑藥不但可以天天服用, 而且還有益無害。 根據科學家的統計, 健走可鍛煉背、腰、臀、大腿、小腿等肌群外, 還可以預防高血壓、心臟病、動脈硬化、脂肪肝等, 除此之外,
動作1:平地甩手走。
鍛煉部位:肘關節、腕關節。
能量消耗:7.9卡/分鐘。
地點:地勢平坦的廣場、街道。
平地甩手走主要是對全身關節的鍛煉, 是鍛煉關節的靈敏度和靈活度。 在行走前頭部微抬, 眼睛平視前方, 肩膀放鬆下垂, 胸部挺起, 兩手臂在行進過程中前後大幅擺動, 用腳跟著地, 在前行過程中腳尖離地腳掌著地, 並且別讓腳向內或向外挪動。
動作2:上坡蹣跚走。
鍛煉部位:大肌肉、小腿肌肉、膝部關節。
能量消耗:2.7卡/分鐘。
地點:山坡、地下停車場、樓梯。
上坡蹣跚走鍛煉的是腿部肌肉群的耐久力和膝部關節彈力,
動作3:下坡漫步走。
鍛煉部位:腰部肌肉。
能量消耗:2.0卡/分鐘。
地點:山坡、地下停車場、樓梯。
下坡漫步走鍛煉的是的肌肉和腰腹肌肉, 是對自身形體控制能力的訓練, 在下坡的過程中, 身體要稍微向後傾斜, 這樣就容易控制行進的速度;手臂要有適當的擺動, 為的是增加協調性, 腳的方向也不可向內或向外, 以免形成內八字或外八字。
動作4:手握啞鈴走。
鍛煉部位:肩部、上臂。
能量消耗:6.0卡/分鐘。
地點:地勢平坦的廣場、街道。
北歐式健走雖然是最標準的走法, 但是大部分人不可能像老外一樣, 手拿兩根手杖去徒步上班。 因此, 方便攜帶的小啞鈴或是礦泉水瓶就成為了手杖的替代品, 不但可以保持身體的平衡性, 而且還在健走的同時鍛煉了上肢的肌肉, 在行進過程中只需注意手臂有一定的擺動幅度且適中即可。
動作5:背包(雙肩背包)走。
鍛煉部位:背部肌肉、部肌肉。
能量消耗:5.6卡/分鐘。
地點:地勢平坦的廣場、街道。
背包走鍛煉對部肌肉和胸部肌肉的效果最為明顯, 在行走過程中背包重量最好在2到3公斤左右, 上體一定保持直立, 不可駝背含胸, 兩臂可扶住書包的背帶或是自然下垂擺動。 行進過程中身體要有所控制不可擺動過大,
健走秘訣6法:
1、適當, 時間和路程不可太長, 運動幅度不可太激烈。
2、佩戴一塊運動手錶, 最好有能測量脈搏和血壓功能的, 能夠隨時觀察自己的身體指數。
3、在進行健走之前不可進食過多, 以免增加胃部負擔。
4、健走時最好找一個夥伴共同行走, 增加交流和相互照應。
5、健走前要穿上適宜的運動, 尤其要選好子, 免得委屈自己的腳。
6、準備好一瓶水或運動飲料, 隨時補充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