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疾病預防>正文

自戀型人格障礙 別讓自戀困擾自己

其實在生活中, 我們每個人都多多少少有點自戀。 一個人在照鏡子的時候還會讚美自己, 輕度的自戀是可以的, 但是過度的迷戀自己就可能是自戀型人格障礙了, 具體是怎樣的, 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 誇大成就和天賦。

2. 對無限的成功, 權力, 榮譽, 美麗或理想愛情有非分的幻想。

3. 他們相信自己是獨一無二的, 他們認為自己的這些獨一無二的“能力”只有少部分高地位元的人(機構)才能理解, 或應該被聯想到與上述的人為一類。

4. 對讚美成癮 (經常尋求別人的讚美, 並且對恭維的話尤為敏感).

5. 認為自己享有特權。

6. 攫取他人的利益, 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7. 缺乏共情: 不願意(或我更想表述為不能夠)理解他人的感受以及需求, 完全生活在“自我”裡。

8. 常常嫉妒他人和相信他人嫉妒自己。

9. 表現一種高傲自大(粗魯和謾駡)的行為或態度。

那麼對於上文沒有提到的症狀呢?實際上, 判別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標準有很多。 我相信其他治療師也會進一步完善這些標準, 下文我所提到的六大特徵也是治療師經常用到的。

1. 頤指氣使地對待批評, 或任何對他們的性格或表現做出消極評判的言論。 如果有人質問他們, 可能就會迫使他們承認自己的弱點, 不足或過失, 在這種情況下, 他們傾向於篡改事實(如, 撒謊-並不承認自己支支吾吾的行為), 連忙轉移話題,

或答非所問。 “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的困境:他們可以拼命責駡, 但是... ”。 且這一層面上的騷亂強調了他們的自我誇大或更確切地說, 自我膨脹心理其實並不是堅不可摧的。 相反, 很容易被攻破。 ( 注意另一個自我, “自我意識:他們需要加強-還是減弱?”)。 這些特徵實際上都表明了一點, 儘管他們自負傲慢, 但他們...

2. 自尊心低。 從這個方面來講他們的內心是複雜的, 因為表面上看, 他們的自尊心以及自信心比其他任何人都強。 此外, 他們習慣於自圓其說, 所以他們不稀罕權力, 影響力乃至積累財富(參見我的帖子“自戀:為什麼在政治領域如此猖獗”)。

但是如果我們透過他們偽裝的社會, 政治或是經濟地位-或是他們的成就來看審視他們的內心,

我們不難發現他們的內心深處有著強烈的不安全感, 這種感覺一直隱藏在他們極力想要向外界證明的一切事物之下。

換言之, 他們時常會通過各種方式來向他人或“內在不自信的孩童自我”證明自己。 這是一種自我懷疑, 儘管他們會受到內在情感和恐懼的影響, 但是這種情緒隱藏得很深。 由於他們已經建立起一套有效的自我防禦機制, 能夠避開故作勇敢的虛偽的自己, 他們善於表現或偽裝地異常自負。

但是他們內心的深度不安全感始終跟隨著他們, 使得他們時常尋求別人的讚美, 並熱衷於自我吹噓(經常誇大)。 也就是說, 他們是自我稱讚的專家, 所以即便其他人對他們提出批評, 他們...

3.仍表現出自以為是的態度, 有著自我防禦的心理。 他們為了保護他們內心脆弱的自我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他們很容易建立起自我防禦機制。 我已經提到他們會頤指氣使地對待批評, 但事實上, 任何對他們的能力提出質疑的提問或是行動都會讓他們開啟自我防禦。 我之前和許多無自戀型人格障礙的人一起共過事, 他們曾和我分享這就是在和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發生衝突時他們會陷入兩難的境地的原因。

在富有挑戰的場合下, 他們只有說正確的話或做出合理的評價, 他們才有可能免於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的攻擊, 但是盡全力(或低聲下氣地)承認錯誤-或, 就某個不合理的行為, 勉強地擠出一句對不起, 這對於他們來說實屬不易。

進一步說來, 他們在決策中會表現出“不聽我的就滾蛋“的態度-他們頑固, 唯我獨尊, 甚至覺得他們的觀點是占主導的—(即使它努力隱藏)和他們內心的自我懷疑-我足夠好, 足夠強勢或聰明是相悖的。 如果他人的位置對其構成了威脅, 那麼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越是覺得自命不凡, 目中無人, 享有特權, 自吹自擂, 越是有可能...

4.對憤怒和情緒激動有著不同的看法。 事實上, 這種情緒在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中是見怪不怪了, 但是令我震驚的是《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並沒有把此類情緒歸入九大標準中。 作者多次提到暴怒幾乎是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和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固有的特徵。 然而並不是因為害怕被拋棄才導致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出現暴怒現象(不同於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 當其他人對他們的安全感構成威脅時,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和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都會表現出很激烈的情緒。

他們通常會感到異常惱怒是因為當下他們將隱藏於內心的痛苦的焦慮-或羞辱-或與之相關的情緒不斷外化。一旦過去的痛苦-或恥辱在腦海裡再現,他們就會將這些情緒負擔轉嫁給他人(參見我的PT帖子-“憤怒-我們是如何轉移我們的負罪感,傷害和恐懼的”)。

敵對情緒中所傳達的資訊是“我不是壞人(我沒錯,我不笨,我不吝嗇等),你才是!”甚至可以是:“我不是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也不是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你才是!”(或以溫和的語氣說:“如果我是一個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或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那麼你也是!”)如果精神正常的個體沒有事先沒有表現出任何偏激的症狀,那麼此類突發性的心裡攻擊不僅會使得他人覺得困惑,內心也會受到傷害,有些人可能會受到驚嚇。但是,本文有一點需要著重強調,那就是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

5. 將自己的意願一廂情願地投射到別人的身上,無法接受他人身上有其所不具備的品質,特徵和行為。因為他們的內心被迫隱藏自我的缺陷或不足,他們習慣性地重新審視任何對自我不利的評價,不自覺地會認為這些不利評價揮之不去會使得他們對自我產生懷疑。他們對內心的黑暗世界感到恐懼,事實上,他們的情感是病態發展的。

大多數人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是因為對自我的洞察不足,他們中很少有人(當然,取決於自戀型人格障礙發生的頻率)能夠探尋自我的內心世界。

他們以各種方式表現出來的自命不凡,堅強的防禦或多或少可以彰顯其性格。他們本質上是和周圍的人群相疏離的,所以讓他們自我感覺良好以及具有安全感最可靠的一個方式就是否定,貶低別人,抬高自己。所以他們只會對他人的缺點百般挑剔(不論是否真的存在),而從來不承認和接受自我的不足。正因為這一怪誕的心理導致他們...

6.人際關係差。有人曾說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在與人交談中無法分辨自己什麼時候應該結束談話,什麼時候他人才能開始說話。他們無意識地將他人當作自己或自己的一部分,通過客體當作自己來滿足自己的自戀和需求—就好比他們習慣於將自身的無線需求放在首位(經常性的行為,甚者對他們的孩子也不例外)。從文學角度來看,因為他人會被當作“自戀物資”-也就是說,他們的存在主要是為了迎合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的個人需求-他們把他人當作自己身份的一部分,並不會去獨立思考怎麼利用他人使自己獲益。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敵視外界,但他們的自我認可又想從外界得到認可(這是另一個我們熟知的自戀患者的特徵-認為自己應享有他人沒有的特權)。

除此之外,隨意散漫和忽冷忽熱的人際關係可能會促使他們在談話中搶奪話語權並且和他人分享他們生活中的親密細節(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有些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表現得不擇手段,精通社會)。

事實上他們所披露的此類私密資訊大多是其他人希望回避的。但是他們並沒有感覺一絲一毫的羞恥(至少有意識地),他們很可能會分享他們的行為和言語,這些行為和言語在我們多數人看來是非常尷尬和羞辱的。儘管如此,某些時候他們完全不在意其他人對其所說的話的回饋,他們可能會不假思索地誇誇其談,或自吹自擂,其他人會覺得很無味,有損人格,甚者會覺得他們的話語對自己有攻擊性,但是他們對此類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愛莫能助。

結語:喜歡自己,鼓勵自己都是可以的,但是千萬不要過度的自戀發展成為性格障礙。如果有上文描述的情況,也請朋友們務必去醫院接受治療,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擁有更美好的生活。

當其他人對他們的安全感構成威脅時,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和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都會表現出很激烈的情緒。

他們通常會感到異常惱怒是因為當下他們將隱藏於內心的痛苦的焦慮-或羞辱-或與之相關的情緒不斷外化。一旦過去的痛苦-或恥辱在腦海裡再現,他們就會將這些情緒負擔轉嫁給他人(參見我的PT帖子-“憤怒-我們是如何轉移我們的負罪感,傷害和恐懼的”)。

敵對情緒中所傳達的資訊是“我不是壞人(我沒錯,我不笨,我不吝嗇等),你才是!”甚至可以是:“我不是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也不是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你才是!”(或以溫和的語氣說:“如果我是一個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或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那麼你也是!”)如果精神正常的個體沒有事先沒有表現出任何偏激的症狀,那麼此類突發性的心裡攻擊不僅會使得他人覺得困惑,內心也會受到傷害,有些人可能會受到驚嚇。但是,本文有一點需要著重強調,那就是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

5. 將自己的意願一廂情願地投射到別人的身上,無法接受他人身上有其所不具備的品質,特徵和行為。因為他們的內心被迫隱藏自我的缺陷或不足,他們習慣性地重新審視任何對自我不利的評價,不自覺地會認為這些不利評價揮之不去會使得他們對自我產生懷疑。他們對內心的黑暗世界感到恐懼,事實上,他們的情感是病態發展的。

大多數人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是因為對自我的洞察不足,他們中很少有人(當然,取決於自戀型人格障礙發生的頻率)能夠探尋自我的內心世界。

他們以各種方式表現出來的自命不凡,堅強的防禦或多或少可以彰顯其性格。他們本質上是和周圍的人群相疏離的,所以讓他們自我感覺良好以及具有安全感最可靠的一個方式就是否定,貶低別人,抬高自己。所以他們只會對他人的缺點百般挑剔(不論是否真的存在),而從來不承認和接受自我的不足。正因為這一怪誕的心理導致他們...

6.人際關係差。有人曾說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在與人交談中無法分辨自己什麼時候應該結束談話,什麼時候他人才能開始說話。他們無意識地將他人當作自己或自己的一部分,通過客體當作自己來滿足自己的自戀和需求—就好比他們習慣於將自身的無線需求放在首位(經常性的行為,甚者對他們的孩子也不例外)。從文學角度來看,因為他人會被當作“自戀物資”-也就是說,他們的存在主要是為了迎合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的個人需求-他們把他人當作自己身份的一部分,並不會去獨立思考怎麼利用他人使自己獲益。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敵視外界,但他們的自我認可又想從外界得到認可(這是另一個我們熟知的自戀患者的特徵-認為自己應享有他人沒有的特權)。

除此之外,隨意散漫和忽冷忽熱的人際關係可能會促使他們在談話中搶奪話語權並且和他人分享他們生活中的親密細節(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有些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表現得不擇手段,精通社會)。

事實上他們所披露的此類私密資訊大多是其他人希望回避的。但是他們並沒有感覺一絲一毫的羞恥(至少有意識地),他們很可能會分享他們的行為和言語,這些行為和言語在我們多數人看來是非常尷尬和羞辱的。儘管如此,某些時候他們完全不在意其他人對其所說的話的回饋,他們可能會不假思索地誇誇其談,或自吹自擂,其他人會覺得很無味,有損人格,甚者會覺得他們的話語對自己有攻擊性,但是他們對此類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愛莫能助。

結語:喜歡自己,鼓勵自己都是可以的,但是千萬不要過度的自戀發展成為性格障礙。如果有上文描述的情況,也請朋友們務必去醫院接受治療,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擁有更美好的生活。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