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疏肝和胃治胃痛

胃痛, 又稱胃脘痛, 是以上腹胃脘近心窩處經常發生疼痛為主證的臨床常見多發病證。 其特點為病程長, 易反復發作。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 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飲食結構的改變, 其發病率呈逐年增高趨勢, 嚴重危害著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

胃痛的常見病因有寒邪克胃、飲食傷胃、肝氣犯胃、脾胃虛弱等幾個方面。 陳寶貴尤其重視情志因素對胃痛發病的影響, 他認為肝與胃木土相克, 胃與脾表裡相關。 肝為剛髒, 喜條達而惡抑鬱。 若情志不暢, 肝氣鬱滯, 日久化火, 橫逆犯胃, 肝胃不和易發為胃痛。

如葉天士雲:“肝為起病之源, 胃為傳病之所。 ”臨床症見:胃脘脹痛, 以脹為主, 或攻竄兩脅, 或胃脘痞滿, 惱怒生氣則發作或加重, 噯氣得舒, 胸悶歎息, 納呆腹脹, 排便不暢, 舌苔薄白或薄黃, 脈弦。 治療以疏肝和胃為大法, 方選柴胡疏肝散為基本方, 藥用柴胡、芍藥、川芎、香附、陳皮、枳殼、甘草。

方解 方中柴胡主散能升, 長於舒展氣機, 疏解鬱結, 此外柴胡在方中還具有引諸藥入肝之長;枳殼行氣導滯, 與柴胡相配, 一升一降, 舒肝和胃, 消導壅滯;柴胡伍以柔肝緩急之芍藥, 調肝護陰, 剛柔相濟, 相輔相成, 既除芍藥之膩, 又緩解柴胡之燥, 體用兼顧, 互為制約;芍藥合甘草, 緩急舒攣, 止痛和中;香附、陳皮行氣疏肝理脾;川芎為血中氣藥, 善於行散,

開鬱止痛。 上述諸藥共成疏肝和胃之劑。

加減 臨床若見肝鬱化火, 氣火上逆, 則兼有頭痛頭脹, 目赤口苦, 急躁易怒, 脅肋灼痛等症, 可加丹皮、川連、左金丸;脹痛甚加延胡索、沉香、郁金;噯氣頻作加旋覆花、代赭石;腹中脹滿加厚樸、檳榔;胸中痞悶加佛手、香櫞、砂仁、瓜蔞等。

典型病例 患者李某, 女性, 54歲。 主因“胃痛牽及後背痛3個月”就診。 患者3月來胃脘脹痛, 伴後背痛、兩脅肋隱痛, 素心煩易怒, 納可, 二便調。 查體:腹軟, 劍突下壓痛, 無反跳痛。 舌胖暗苔膩, 脈沉細。 胃鏡示:淺表性胃炎, 結腸息肉。 診斷:胃痛, 肝胃不和證。 處方:柴胡10克, 香附10克, 郁金10克, 枳殼10克, 川芎10克, 白術15克, 白芍15克, 半夏10克, 沉香10克, 山藥15克, 延胡索10克, 川楝子10克, 雞內金10克, 焦三仙各10克。 水煎服,

7劑。 複診:服7劑症狀大減。 又進7劑而愈。

按:依據患者胃脘脹痛, 脅肋隱痛, 心煩易怒, 舌胖暗苔膩, 脈沉細等症狀, 診斷為胃痛, 肝胃不和證。 治療以疏肝和胃為法, 以柴胡疏肝散為基本方加減, 方中柴胡、芍藥、川芎、香附、郁金、沉香疏肝理氣解鬱;半夏、陳皮、枳殼和中降逆, 延胡索、川楝子理氣止痛, 白術健脾益氣, 山藥補脾養胃, 雞內金助健補脾胃, 焦三仙消積化滯, 共奏疏肝解鬱、和胃降逆之功。 辨證正確, 處方合理, 故藥後證減。 效不更方, 又進7劑而愈。

陳寶貴指出, 《素問·舉痛論》言:“百病生於氣。 ”肝主疏泄, 調理全身氣機, 故“善於調肝乃善治百病”、“見病先治肝, 疏和為之先”(清·周學海《讀醫隨筆》)。 臨床上胃痛發病與情志失常關係密切。 脾主運化, 胃主受納,

肝主疏泄。 三者相互配合, 則升降有度, 納化有常, 共同完成飲食的受納、運化、吸收等功能。 若憂思鬱怒, 肝氣不舒, 橫逆犯胃, 胃失和降, 則胃院脹痛;若遷延不愈, 肝鬱化火犯胃, 則胃失和降, 嘈雜吞酸;肝鬱氣行不暢, 脾虛無力推動, 日久氣滯血瘀, 痛有定處而拒按, 甚則傷及絡脈而出血。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書·古方八陣·散陣》, 為疏肝和胃的代表方劑。 在中醫辨證論治原則的指導下廣泛用於胃腸道疾病(如胃炎、消化性潰瘍、腸易激惹綜合征等)、肝膽疾病、抑鬱症、心血管疾病、內分泌疾病等多種疾病的治療。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