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兒都開車不是件好事兒。 澳大利亞《新快報》6月11日消息, 一份訪問了大約4萬名澳大利亞中年人的報告顯示, 開車太久對健康無益。 比起同年齡組的其他司機, 每天開車2小時以上的司機通常身材肥胖、缺乏運動。 也更有可能是吸煙者、壓力巨大且睡眠不足。
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丁丁教授是本次研究的負責人。 他表示:“人們開車時間越久, 他們的身體健康狀況就越差, 患病風險越大。 ” 這是因為開車時間長, 等於一直坐在車裡, 久坐會造成肥胖, 並加重各種慢性疾病的罹患概率。 但更為重要的是,
這份研究報告發表在《PLOS One》期刊上。 該研究發現了駕駛時間與健康風險的關係, 同時也證明了, 長時間駕駛帶來的健康風險與性別及教育水準等社會經濟因素無關。
延伸閱讀:開車人士如何保健?
慢性前列腺炎:這是男性司機最常見的職業病。 長時間駕駛幾個甚至十幾個鐘頭, 局部不透氣, 前列腺血液迴圈不好, 會造成前列腺慢性充血, 引致前列腺炎。 嚴重時可導致精索靜脈曲張,
健康建議:避免長時間駕駛。 開車一到兩個小時後應停車運動一下。 注意多運動。 飲食起居有規律。 避免熬夜。
頸肩痛, 腰痛:駕車時身體長時間處於呆板僵硬的狀態, 造成血液迴圈不暢, 頸肩部與腰部肌肉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 便會出現疼痛。 頸部肌肉甚至會發生痙攣。 手也會出現發麻、發涼或發脹等現象。
健康建議:盡可能避免長時間駕車。 或者在連續駕駛兩小時後下車放鬆, 做10分鐘保健操來活動頸部:輕輕向左、向右轉頭各45度, 向前低頭至極限, 向後揚頭45度。 腰部鍛煉:兩腿分開差不多與肩同寬, 兩手叉腰, 左右轉腰部大約45度;之後身體前屈、後伸, 最好再適量做幾個俯臥撐。
視力疲勞:一些新車主連續駕車一段時間後會感覺眼睛酸痛。
健康建議:最好相隔一段時間把車停在安全地帶閉目養養神。 也應選擇品質好的太陽鏡來保護眼睛。
肥胖:很多車主長期以車代步, 逐漸胖了起來, 腰部長起了“救生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