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多因素複雜疾病, 主要由遺傳與環境共同參與且互相作用所導致。 肥胖家庭養育出肥胖孩子的可能性比其他家庭大, 但其並不一定全是由遺傳所導致, 還可能受肥胖家庭生活習慣的影響。 那麼, 到底有哪些因素會導致小兒肥胖的呢?
兒童肥胖的因素:
1、偏愛垃圾食品
飲食誤區:現在許多孩子都熱衷於洋速食、碳酸飲料及甜食, 攝入大量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 陳醫生遇到過一個病例, 孩子幾乎不喝水, 完全以碳酸飲料替代, 飲料可以說是沒有營養的, 只能夠起到增加體重的作用。
醫生建議:首先應掌握科學的膳食原則,
2、缺乏合理運動
運動誤區:在學習壓力越來越重的今天, 早教已成為家長間的熱門話題。 英語班、美術班、音樂班, 就是沒有運動。 孩子長時間坐在書桌前, 不參加體育運動從而引起肥胖。
醫生建議: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抽象思維比較差, 在遊戲中、在運動中接受早教或許更適合他們的智力開發。 家長要幫助學齡前的孩子養成參加各種體力活動和勞動的習慣。
3、生活模式單一
生活誤區:忙碌的家長造就了新一代的“宅寶寶”, 電視、電腦和DVD代替了工作繁忙的家長陪孩子遊戲與玩樂。 讓孩子看一部動畫片、上網玩幾個小遊戲, 不吵不鬧多省心, 殊不知孩子在長期“靜坐模式”的影響下, 早已經成了一個隻會在沙發上享樂的“沙發土豆”。 只吃不動、能量消耗少, 影響了激素的分泌, 增加了長胖的幾率。
醫生建議:家長再忙碌也需要抽空多和孩子進行交流, 玩一些親子遊戲, 既可以加強孩子智力開發又能增進相互感情。
兒童肥胖其實存在著不少的危害, 所以就需要正確的健康的減肥:
(一)限制飲食
限制飲食既要達到減肥目的, 又要保證小兒正常生長發育, 因此, 開始時不宜操之過急, 使體重驟減, 只要求控制體重增長, 使其體重下降至超過該身長計算的平均標準體重的10%, 即可不需要嚴格限制飲食。 熱量控制一般原則為:5歲以下2.51~3.35MJ/d(600~800kcal/d), 5~10歲3.35~4.18MJ/d(800~1000kcal/d), 10~14歲4.18~5.02MJ/d(1000~1200kcal/d)。 重度肥胖兒童可按理想體重的熱量減少30%或更多, 飲食應以高蛋白, 低碳水化合物及低脂肪為宜, 動物脂肪不宜超過脂肪總量的1/3。 並供給一般需要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為滿足小兒食欲, 消除饑餓感, 可多進食熱量少、體積大的食物如蔬菜及瓜果等。 宜限制吃零食和甜食及高熱量的食物如巧克力等。
(二)增加運動
肥胖兒童應每日堅持運動, 養成習慣。 可先從小運動量活動開始,
(三)行為治療
教會患兒及其父母行為管理方法。 年長兒應學會自我監測, 記錄每日體重, 活動, 攝食及環境影響因素等情況, 並定期總結。 父母就説明患兒評價執行治療情況及建立良好飲食與行為習慣。
兒童減肥食譜推薦:
黃瓜拌肉絲
原料:鮮嫩黃瓜750克, 豬瘦肉100克, 當歸3克, 白糖50克, 醋30克, 食鹽2克, 生薑10克, 菜油50克。
制法:黃瓜切段, 生薑切絲, 當歸切片;豬肉用開水燙熟後切絲。 在肉絲、黃瓜段裡加入糖、醋、鹽、薑絲拌勻;油鍋燒至八成熟, 放當歸片, 待浸出香味棄用當歸, 淋油拌勻即可。
功效:具有滋陰潤燥、清熱利濕之功效, 不僅幫助肥胖兒減肥, 亦可紅潤肌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