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以形補形 不完全正確

"吃什麼補什麼”是民間流傳下來的飲食“格言”。 吃什麼”真能“補什麼”?專家認為這樣的說法有的是符合營養學規律的, 而有的則是不科學的。

隨意套用“以形補形”可能影響健康

專家表示, “以形補形”的核心思想就是用動物的五臟六腑來治療人體相應器官的疾病。 這種以動物臟器來調補身體的方法, 來源於中醫治療學中的食療法。

食療法在商朝的《湯神論》中已有記載, 《神農本草經》更是對其功效及應用進行了詳述。 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發現動物內臟和人類內臟無論在組織、形態還是功能方面都十分相似,

他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 提出了“以髒治髒”和“以髒補髒”, 這就是中醫食療中的一個很重要的法則“以形補形”, 俗稱“吃啥補啥”。 從臨床上看, “以形補形”在一些病症的治療上是可以得到較好效果的。 比如中醫主張肝開竅與目, 因此, 吃肝臟能明目。

但是專家也指出, 中醫講究的是“氣”, 注重的是身體功能性的東西, 不能簡單地理解為醫治某一受體, 同時, 中醫注重證辨虛實, 虛證要補, 實證則不能補, 因此, 不能簡單地用“以形補形”作為治療的手段。 此外, 中醫所說的臟器跟解剖學意義上的臟器也有一定的差別, 比如都說心病, 中醫認為, 心主神明, 與神經系統、思維有關;心主血脈, 與現代解剖學上的循環系統有關。 中醫所說的臟器與現在我們所認識到的臟器存在著概念的不同。

因此, “以形補形”也要辨證施治, 根據不同症狀來判斷是否適合這一食療方法。 如果不顧症狀的不同而一律“以形補形”, 不僅得不到“補”的效果, 還會加重病症, 影響健康。

“吃啥補啥”有對有錯

專家認為, 對“吃啥補啥”的說法要一分為二地看待——有的是符合營養學規律的, 而有的則是不科學的。

以血補血:科學可取

一些人認為豬血等動物血液能補血, 符合“以血補血”的原則。 專家表示, 這一食補原則是正確的。 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 主要存在於血紅蛋白中。 動物血液中含有豐富的鐵, 而且是血紅素鐵, 容易被人體吸收, 不容易被食物中的草酸等物質干擾。 黑木耳、海帶、芝麻等含鐵也較高,

但這些食物中所含的鐵為非血紅素鐵, 吸收率比較低, 因此, 吃動物的血液來補血, 作為缺鐵性貧血的食療方式, 是非常可取的。

以腦補腦:不全對

專家指出, 以腦補腦這一說法不完全對。 豬腦屬於高膽固醇食物, 對腦部發育有一定幫助, 但對有高血脂、動脈硬化等疾病的人而言, 過多食用高膽固醇食物會加重病情, 甚至誘發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

專家認為, 吃魚頭魚肉更適合於補腦, 因為魚頭和魚肉中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和大量微量元素以及腦磷脂、卵磷脂、膽固醇等, 均為人腦營養所必需。 而魚腦優於羊腦、牛腦、豬腦之處, 還在於魚腦中富含DHA和EPA。

日常食物中, 核桃、黑芝麻等也有利於“補腦”, 可適當多吃。

以肝補肝:不對

很多人認為動物肝臟有補肝的作用, 專家對此觀點不能片面認同。

專家指出, 進食動物肝臟並不能直接作用於人體肝臟。 尤其是肝病患者, 如果寄希望於吃動物肝臟來治病, 不僅不能收效, 甚至會引起反作用。 如脂肪肝, 是脂肪代謝異常引起的肝病, 病毒性肝炎是病毒引起的臟器性損傷, 這些疾病吃動物肝臟是無法治好的。

但專家也指出, 從中醫理論而言, 肝能明目。 那是因為豬肝含有豐富維生素A, 維生素A有助於改善視力。 適量進食動物肝臟, 對於改善視力, 是有一定幫助的。

以腎補腎:不對

對於“以腎補腎”, 專家表示, 很多人有著一定的誤解。 對於人體而言, 動物腎臟可以說是一種比較有營養的食物,

因其腎小球細胞也是維生素、礦物質含量比較高, 適量進食對營養攝取有一定好處。

但是進食動物腎臟與進食動物肝臟一樣, 並不能直接作用於人體腎臟。 相反的, 腎功能不全, 如尿毒癥患者, 是限制營養攝取的。 動物腎臟膽固醇含量高, 過量進食, 將可能加重腎臟的負擔, 使腎功能進一步惡化。 因此, 專家認為, 腎病患者應注意不能多吃動物腎臟等膽固醇高的食物。

吃“鞭”增強性功能:心理作用

吃動物的“鞭”有利於性功能的增強。 專家指出, 這也是一種誤解。 性功能與性激素有較大的關係, 而性激素的產生以膽固醇作為前提物質, 多進食膽固醇有利於促進性激素的合成。 而動物的睾丸、“鞭”是動物性激素產生的器官和擴充血管豐富的海綿體, 認為吃了能增強性功能,那是心理作用大於實際作用。

認為吃了能增強性功能,那是心理作用大於實際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