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老人>正文

老年人到底為啥嗜睡

不少老年人都說, 自己上了年紀, 經常愛睡覺。 俗話說:“前三十年睡不醒, 後三十年睡不著。 ”意思是人在年輕的時候, 總是感覺覺不夠睡, 而到了中年尤其是老年以後, 人的睡眠時間會明顯減少, 有時甚至徹夜難眠。

然而, 在現實生活中, 還存在這樣一些老年人, 他們不僅清晨睡不醒, 而且在大白天也總是昏昏欲睡, 打不起精神。 那麼“後30年睡不醒”好不好呢?

並不是說午睡對老人不重要。

有關研究表明, 老人經常睡不醒並非是一件好事, 其心臟病的發病幾率很大。 美國的研究人員發現, 白天愛犯困的老人,

尤其是老年婦女, 較白天精力充沛者更容易罹患心臟病。 但研究者也指出, 這並不意味著午睡對老年人不重要。

那麼, 為什麼白天犯困的老年人更容易罹患心臟病呢 原來, 大腦是人體的“司令部”, 人體所進行的任何活動都離不開大腦的協調、指揮。 由於腦細胞工作量很大, 所以需要大量的氧氣以及營養物質供應。 心臟泵出的血液, 差不多有1/5供給腦組織使用。 在緊張工作時, 腦組織對氧和營養物質的需求量更大。 可見, 大腦新陳代謝功能的正常與否與心臟的功能狀況具有密切關係。 當老年人白天總是睡不醒時, 要警惕心臟病的發生。

此外, 還有一些其他原因, 如腎炎糖尿病等。

其次, 中老年人患腦動脈硬化、腦梗塞、腦萎縮、腦血栓形成等各種腦血管疾病,

都可導致腦組織暫時性貧血或缺氧而發生病變, 影響大腦正常功能的發揮, 出現“睡不醒”的現象。 因此如果睡眠的節奏開始失常, 說明大腦機能衰退, 腦的老化改變了睡眠的節奏。

此外, 老年人患有慢性腎炎、糖尿病、慢性肝病、甲狀腺機能減退等各種慢性病, 由於疾病的影響, 體內代謝性有毒物質不能順利排出體外, 也會使大腦功能失調, 出現“睡不醒”。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