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春節前後需慎防中風

七成中風發生在秋冬季

據瞭解,中風也叫腦卒中,分為兩種類型: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 中風是中醫學對急性腦血管疾病的統稱。 其中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發口角歪斜、語言不利而出現半身不遂為主要症狀的一類疾病。 由於這種疾病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以及併發症多,所以醫學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並列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

由於70%以上的中風患者發病在秋末和冬季,因此中風被稱為“秋冬季神經科的流行病”。 當季節轉換,冷暖交替,氣溫驟然變化時,冷空氣對人體產生不良刺激,可使血管收縮、痙攣,血流速度減慢,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誘發血栓形成,並使交感神經興奮,血壓增高。

血管遇冷還會變硬變脆,容易破裂出血。

腦出血或大面積的腦梗塞後,常會併發身體其他臟器的疾病,常見的有急性消化道出血、腦心綜合征、肺部感染和急性肺水腫、褥瘡、中樞性呼吸困難、中樞性呃逆、腦卒中後抑鬱。 因此如果發現手腳麻木、頭暈,或是拿東西拿不住的現象,就得趕快就醫。

中風日趨年輕化

到了年底,不少職場人士應酬多起來。 煙酒、大魚大肉導致“三高”出現,加上現在人們的飲食不合理,工作壓力大,情緒波動大,這樣很容易讓中風有可乘之機。 另外,愛吃肥肉和魚頭的市民也容易得中風。

因此,在冬季除了保暖以外,更應該調整飲食習慣。

在中風趨向年輕化的情況下,瞭解中風的基本自測方式很重要:由於中風來勢急驟,臨床上表現為各種先兆症狀,常在中風發生前數分鐘至數天內出現,如頭痛、頭暈,可伴有視物旋轉、噁心、嘔吐;四肢一側無力,或活動不靈、持物不穩,有時伴肌肉痙攣,在走路時雖末遇路障,意識也清楚,卻會突然跌倒在地;口唇、面舌,肢體麻木,耳鳴、聽力下降,一過性視力模糊或失明;性格、行為、智慧方面突然一反常態等。

一旦發生上述的情況,病人家屬或周遭的人不要過度緊張驚慌,採取措施及時對病人進行搶救。 首先要保持安靜,臥床休息,注意觀察血壓變化,如果太高應予降壓治療,過低則應立即停止降壓措施。

最好請醫生出診,否則應到醫院作進一步檢查。 搬動最好用擔架,途中避免顛簸,病人應躺平,頭偏向一側,以免嘔吐物阻塞氣道或引起吸入性肺炎。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如何預防中風

    一、把好中風的先兆關:中風先兆由於腦血管發生的病理與部位不同,常是多種多樣,但多數有頭暈、頭痛、短暫意識不清、言語不清等。有上述諸症者應儘早檢查治療,把病堵截在萌芽時期。二、把好原發的治療關:腦中風... [詳細答案]

  • 1回答

    老年人如何預防中風

    應把食鹽量降至每天6克左右;增加鉀的攝入,可降低血壓,預防中風。多吃桃、橙、香蕉、菠菜、毛豆、甜薯、馬鈴薯等富含鉀的食物。缺鈣可促使小動脈痙攣,血壓升高,每天攝入1克以上的鈣,可使血壓降低。鎂與鈣... [詳細答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