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夏季警惕冰箱低溫細菌致腹瀉

炎炎夏日, 人們免不了吃冰箱裡的食物, 但這種夏季飲食習慣引起的腹瀉也隨之而來。 什麼原因引起的呢?細菌, 是引起腹瀉的元兇。 這就讓人納悶了:冰箱的冷藏或冷凍部層都是低溫環境, 怎麼會有細菌啊?事實上, 目前人類已經發現的細菌按生長適宜溫度不同大致分為三類:
嗜溫菌:在10℃~45℃的環境中生長, 而最宜溫度是37℃~38℃;
嗜熱菌, 可在40℃~70℃中生長, 最宜溫度是50℃~55℃;
嗜冷菌, 可在0℃~20℃中生長, 最宜溫度是10℃~15℃。
人們一般將未吃完的飯菜放置的冰箱冷藏層溫度一般為2℃~12℃, 這正在嗜冷菌的生長適宜溫度範圍內, 即嗜冷菌完全可以在冰箱的冷藏層生長繁殖。

況且, 這種溫度下, 其他兩種細菌也不是完全不生長, 而是生長速度比在其適宜溫度下緩慢些。 這樣, 若從冰箱取出食物而加熱不徹底, 就有可能將致病細菌帶入體內, 後者釋放毒素或以其他方式導致人體腹瀉。
怎樣預防“冰箱性”腹瀉呢?儘量食用新鮮食物, 盡可能不在冰箱中長期儲存食物。 如必須長時間存放, 可放在冷凍層(-20℃情況下, 幾乎無細菌可以生長)。 使用冰箱時, 養成良好的習慣, 經常清理, 定期擦洗冰箱並消毒, 保持冰箱內清潔。 熱食冷卻至室溫後立即放入冰箱, 防止室溫下細菌快速侵入食物中並生長繁殖。 在吃從冰箱中取出的食物時, 要徹底加熱, 加熱時間應在15分鐘以上, 才能徹底殺滅細菌。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