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做的是蘿蔔乾, 說實在的, 沒泡發時看著一片片白白的, 還真分不清楚是什麼, 我想就先泡了再說吧, 於是泡了一小把, 泡發以後, 才看出來原來是蘿蔔乾, 以前只知道用蘿蔔乾做鹹菜, 但這種是很薄的那種幹, 我想做鹹菜不一定會好吃, 所以就想炒著吃, 臨時想起來還有個新買的小砂鍋沒用過, 不如做個乾菜煲吧, 剛好有煮牛肉的清湯, 加兩勺在菜幹裡, 一定會更好吃。
有喜歡的砂鍋, 有蝦幹, 還有天然無污染的菜幹, 加些調味料就可以做一個乾菜煲了。
這次做了一小砂鍋, 被我吃了兩頓, 中午時沒有收盡湯汁,
做乾菜要麼與肉一起, 如果素燒的話最好比平時炒菜多放一點油, 這樣會更好吃。
這陣子天氣不好, 拍照時要開日光燈, 所以照出的片子都有些發白, 不太好看, 真想趕快是陽光普照的好天氣, 這樣拍出的照片也會更好看些。
材料:蘿蔔乾一把, 蝦米幹一小把, 蒜兩瓣, 海鮮醬油兩匙, XO鮑魚汁一匙, 鮮湯兩匙, 料酒一匙。
做法:
1、蘿蔔乾泡發約兩小時, 泡發透後洗淨, 攥幹備用;
2、蝦米幹用溫水加料酒泡發至少一小時, 發透後洗淨瀝幹水備用;
3、蒜切片備用;
4、將海鮮醬油和鮑魚汁混勻備用;
5、炒鍋注油, 燒熱, 放入蒜片爆香後下蝦幹炒勻, 再放入蘿蔔乾煸炒約1分鐘, 全部倒入砂鍋中;
6、將調好的料汁倒入砂鍋中, 再加入鮮湯, 大火燒開, 轉中火約10分鐘即可關火。
提示:
1、如果覺得味道不夠可另外加少許鹽, 我沒有另放鹽, 因為蝦幹、醬油和鮑汁都有鹹味;
2、沒有鮮湯, 也可以加些超市裡面賣的史雲生高湯或雞汁調鮮, 實在不行就加些水, 其實有了蝦幹和鮑汁提鮮, 加水也不會味道太差;
3、喜歡吃幹一點的可以把湯汁收盡, 也可以留些湯, 我中午做時留了些湯, 到晚飯時把米飯蓋在上面又重新加熱把湯都收盡了, 也非常好吃。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 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線上;媒體合作請聯繫: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