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後很多人有一個同感, 就是疲憊不堪。 春節長假沒有讓我們好好的休息休整好自己, 反而在飯桌、麻將桌、電腦桌前讓我們體力透支, 節後都緩解不過來。 該如何緩解疲勞, 來看看中醫怎麼幫助我們。
節後疲勞不可忽視
中醫學根據人體疲勞的不同情況給予了不同的稱謂。 如、無力、倦怠、脫力、解亦、五勞、七絕等等。 對於不同的人和不同情況, 疲勞還可以表現在不同的部位上, 除全身乏力外, 還有四肢怠惰、腰腿酸軟、精神不振、視力疲勞、陽痿早洩、反應遲鈍等等。
中醫認為, 疲勞現象的出現, 與五臟的失調有密切的關係,
如何緩解節後疲勞
1、按摩
自己按摩緩解不舒服是很多人的選擇, 但提醒大家, 按摩患處是可以緩解不適, 但有些部位較為敏感, 按摩時要慎重。 因為活動量突然增大, 有些人關節酸疼, 按摩關節處的膝眼穴位可以緩解酸疼, 只不過有些人沒有找准穴位,
穴位按摩1:百會
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 用左手或右手的拇指指腹揉百會穴, 由輕到重, 再逐漸減輕力道, 慢慢放鬆。 如此反復揉按3分鐘左右, 以指下產生酸脹感為佳, 具有醒腦的養生功效。
穴位按摩2:太陽
眉梢與目外眥之間, 向後約一橫指的凹陷處。 分別用兩手的拇指指腹揉按太陽穴, 手法操作同百會穴, 同樣揉按3分鐘左右, 以指下產生酸脹感為佳。 按摩太陽穴配合百會穴, 可有效消除疲勞, 起到保健養生的作用。
穴位按摩3:頸百勞
正坐位頭稍前傾或俯臥位, 大椎穴直上2寸旁開1寸處取穴。 分別用兩手的中指指腹揉按頸百勞穴位。 手法操作和時間如同上穴,
2、飲食
中醫學認為, 五穀雜糧, 蔬果肉類, 內含五味(酸、苦、甘、辛、咸)精華, 均衡攝取, 五臟功能平衡, 人體機能才健康。
首選的養生藥膳就是粥, 例如棗仁蓮子粥, 可以選用適量酸棗仁、蓮子、枸杞與粳米、大米一起熬煮。 酸棗仁有降低血壓、安神鎮靜和調節神經的作用, 把酸棗仁加入白米中煮成粥, 老年人吃起來更容易消化吸收, 蓮子和枸杞也有補血養氣、補腦安神的功效。 還可以選擇熬煮人參糯米粥或鰻魚山藥粥, 前者具有補益元氣、抗疲勞的作用, 後者則可以起到補血補氣、強筋壯骨、消除疲勞的作用。
3、勞逸結合
中醫認為氣血不足, 陰陽失調。 收假後經常感覺疲憊的朋友可以在上班前, 留一天假期休息,
收假回來, 不宜過快的投入緊張的工作, 要讓自己的身體和心理都有一個緩衝的過程。 工作時若略感疲勞, 不妨先休息一會兒, 喝杯茶, 恢復體力後再繼續“戰鬥”。
4、作息規律
由於器官動有一定規律節奏, 長時間進化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有了一定的規律, 保持器官的條件反射和節奏, 起居有常。 如果長時間反常的生活方式, 健康就受損。
中醫認為情緒舒發有度, 當喜則喜, 當怒則怒, 及時而不太過是養生之道。 相反的“未事而先迎, 既去而尚多留戀”最傷身。 因此, 上班族們想要緩解假期疲勞就應調整好心態, 保持情志舒暢, 不宜過多沉湎於假期的歡樂裡,
緩解節後疲勞, 試試看上面的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