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決心減肥的人通常會服用減肥藥、嚴格控制飲食和每天堅持鍛煉。 委內瑞拉心理學家近日說, 減肥還應輔以心理治療。
委內瑞拉女心理學家達林・哥伊薩對此間媒體說:“人的情緒、心理往往是引起肥胖的部分原因, 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
她說, 情緒和心理的不正常往往是肥胖的起因, 也常常成為肥胖的後果。 有時人們無法忍受挫折感, 不知道如何適應外界環境和應對緊張的日常生活, 就靠吃東西來緩解焦慮情緒。 例如, 與戀人分手、離婚、親人去世或失業的人會出現強迫性進食現象, 而且無法自控。
另一方面, 發胖後身材變形也可能引發進食異常, 如厭食或食欲大盛, 進而影響情緒和心理狀態, 導致沮喪和焦慮。 因此, 減肥開始時如能得到專業心理醫生的輔導, 減肥會更有效。
哥伊薩還建議預防肥胖從兒童抓起。 她指出, 有些人一輩子都很胖, 這往往是幼年家庭教養方式造成的。 她說, 有些父母把食品作為補償孩子的方法, 他們“不知道如何適當處理孩子的各種需求, 孩子一哭就給吃的”。 另外, 有的父母認為孩子越胖越健康, 還有一些家庭用甜食作為對孩子的獎勵, 卻不知道有多動症傾向的孩子如果過度攝入糖分會更加多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