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的功效
西瓜性寒, 味甘, 歸心、胃、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煩的功效;主治胸膈氣壅, 滿悶不舒, 小便不利, 口鼻生瘡, 暑熱, 中暑, 解酒毒等症。
1、解暑氣:盛夏, 赤日炎炎, 一些人感到胸悶不適, 精神萎靡, 疲憊乏力, 頭暈目眩, 食 欲不振, 體重下降, 或有低熱等。 隨著高溫天氣的持續, 症狀有增無減, 直到 秋涼後才逐漸康復。 翌年又有可能周而復始, 然而各種檢查卻無器質性病變。 這一系列症候, 俗稱疰夏。 祖國醫學認為, 疰夏是由於夏天暑濕之氣侵入人體, 阻遏中焦脾胃之氣的緣故。 尤其是小兒飲品過雜,
2、治中暑:夏令中暑, 忽然頭昏腦熱, 如尚無嘔吐泄瀉情形, 可用西瓜刨汁, 日服兩三盅, 輕的就此治癒。 發熱不退的, 可用淡豆豉9克, 香薷6克煲湯, 作為藥劑, 再以西瓜汁作飲料, 也可治癒。 要是中暑的人突然昏倒或吐瀉不止, 應請醫急治, 此方不宜應用。 但服藥休養後, 以西瓜汁代替飲料也是相宜的。
西瓜的作用
1、夏季痤瘡:綠豆100克, 加水1500毫升, 煮湯, 沸後10分鐘去綠豆, 西瓜皮(不用削去外皮)500克, 煮沸後冷卻。 飲湯, 一日數次。 方中綠豆甘涼, 可消腫下氣、清熱解毒;西瓜皮甘寒,
2、健脾消暑:新鮮西瓜皮100克, 大棗10枚, 共煎湯, 每日當茶飲。
3、壯陽:西瓜皮切絲, 開水焯後撈出, 與熟雞絲、瘦肉絲加調料食用
西瓜皮又稱為西瓜翠衣, 性味甘寒, 能解暑清熱, 止煩渴, 化濕利尿, 在氣候乾燥季節中, 對咽喉腫痛、口舌生瘡以及糖尿病有一定輔助療效。
西瓜雖好, 但是吃西瓜也有講究。 中醫專家認為, 西瓜屬寒性食物, 易傷脾胃, 所以脾胃虛寒、平常有慢性腸炎、胃炎及十二指腸潰瘍等或大便稀溏的人最好少吃。 正常人也不宜食用過量, 否則會損傷脾胃而引發消化不良或腹瀉。 需要提醒的一點是, 夏天感冒發燒的患者常常借助于進食西瓜來補水、退燒,
祖國醫學認為, 西瓜是一種最富有營養、最純淨使用最安全的飲料, 有生津、除煩、止渴、解暑熱, 清肺胃, 利小便, 助消化, 促代謝的功能, 是一種可以滋身補體的食物和飲料, 適宜於高血壓、肝炎、腎炎、腎盂腎炎、黃疽、膽囊炎、水腫浮腫以及中暑發熱, 汗多口渴之人食用。
西瓜雖好, 但有些病人卻不能多吃。 如糖尿病患者吃多了會加重病情;體虛胃寒者吃多了會出現腹脹、腹瀉和食欲下降症狀;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和慢性腎病病人, 食之過多後由於水分急劇增加, 會加重心臟和腎臟的負擔;口腔潰瘍者食之過多, 會因西瓜性寒而加重潰瘍程度。 如將西瓜放於冰箱冰櫃中, 上述患者更不宜食用。 夏至之前和立秋之後體弱者亦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