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些習慣讓身體虛弱不堪

生活水準不斷提高, 讓我們更加重視“活著”的品質。 比起以往對身體的不管不問, 更多人一有些風吹草動, 就變得神經質起來, 似乎總可以在自己身上找到“虛”的地方。 秋冬來了, 於是便自動自覺開啟“進補模式”。 不過, 在此之前, 請搞清楚:你真的虛了嗎?

覺得累不一定是虛了

“很多現代人都會覺得自己有點虛。 ”醫生說, “這幾年到醫院諮詢治未病的人越來越多。 很明顯的表現是氣溫一降, 醫院定制膏方的號就很難排得上, 許多市民都有自覺養生的意識。 ” 的確, 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會導致很多人容易出現虛症。

不過, 醫生提醒, 其中有很多人也並不是真正的“虛”。

例如, 工作繁忙的人有時會覺得提不起勁、身體勞累、記性不好, 甚至會覺得常常心情鬱悶。 這種情況不一定是虛, 很有可能是工作壓力大影響身體, 通過適當休息、合理調節就有可能恢復暢快心情。

另外, 這些症狀也有可能是其他外邪侵犯人體造成。 例如濕氣重, 也會覺得提不起勁、身體困重虛弱、四肢乏力;上火了, 也可能會表現出一些身體虛弱的症狀;氣鬱了會導致心情煩悶、鬱鬱寡歡、提不起勁。 因此, 身心勞累並不一定意味著身體 “虛”了, 需要辨證看待。 不過, 如果長期不良的生活習慣放任不管, 久而久之, 就有可能造成身體某些方面的虛, 進而形成虛的體質。

不健康生活習慣易招致體虛

在中醫基礎理論八綱辨證中, 虛證與實證是相對的。 實證則是外邪過盛所導致的症候, 而虛證更多是身體內部功能的不足, 或者說是“正氣不足”所表現 的症候。 正氣不足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先天因素, 一個是後天因素。

先天不足, 是指父母體虛, 勉強受孕導致胎氣不足, 或者胎中失養、孕育遲緩等原 因造成的。 先天稟賦不足, 多數表現為腎氣虛弱, 導致後天有容易患病、久病不愈等虛的表現。

後天失養, 則是由一系列生活方式所造成的。 例如中醫有“久視傷 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的說法, 過度勞累雖然一開始未必會表現出虛的症狀, 但煩勞過度久而久之會造成五臟六腑的虛弱。

現代人最常見的飲食不節、暴飲暴食、饑飽失調、偏食嗜飲等習慣, 容易導致脾胃虛弱。 又如很多人出現小的毛病不去醫治、病程太久, 長此以往, 邪氣過盛會損耗正氣, 加上失於調養, 也容易釀成體虛。 同樣地, 錯誤的治療方式, 也會延誤病情, 導致損耗, 從而致虛。

雖然體虛與我們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 但醫生表示, 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除了先天不足、久病、術後和年長人群, 年輕力壯的年輕人真正虛的其實並不多, 多為外邪侵犯或輕微的虛證, 只要正確調養, 身體即可以恢復健康平衡。

很多“虛”始於氣虛

很多人會將“虛”掛在口邊, 但究竟是哪裡虛了, 你知道嗎?中醫辨證虛的主要表現有氣虛、血虛, 陰虛、陽虛, 以及五臟六腑的虛弱。

我們身體的虛, 基本離不開這些範疇。 雖然每一種虛有對應的症狀和表現, 但通常一個人的虛並不僅是一方面的虛, 例如有的人氣血兩虛、陰血虧虛等, 因此, 需要到 專業的中醫門診進行體質辨別。 只有清楚自身的體質, 才能正確對證養生。 若失於調養, 會進一步加重體虛的症狀。

氣虛在普通人群中最為常見。 氣虛有先天的原因, 而勞累、久病、生活不規律等也有可能導致氣虛, 許多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氣虛的表現。 氣是身體功能運作的基礎, 中醫有謂“百病皆生於氣”。 無論是血虛、陽虛還是五臟六腑虛, 一開始通常都會有氣虛的表現。 例如中醫有言“氣能行血”, 很少血虛 (突然的大出血等原因除外)沒有氣虛的表現。

又如某個臟腑的氣機運行不暢, 就會出現功能不足, 從而導致脾虛、腎虛等虛證。 因此, 氣虛常常是身體出現虛弱的 預警信號, 提醒你應該開始注重養生調養了。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