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要從蕁麻疹的發病機理談起。 蕁麻疹的發病機理有以下幾種:
過敏性:多數蕁麻疹是由過敏性機理引起的。 食物中的過敏原(多屬於異種蛋白質)刺激人體, 使人體產生特異抗體IgE(免疫球蛋白E), 這種IgE抗體附著在體內的肥大細胞上或嗜鹼性白細胞上, 當再吃這種食物時, IgE抗體就和食物中的過敏原相結合, 從而使肥大細胞和嗜鹼性白細胞釋放組織胺。 組織胺又作用於血管, 使之擴張和通透性增加, 因而大量蛋白質和液體外滲到皮膚組織中, 於是產生蕁麻疹。 這屬於I型過敏性反應。 屬於這種機理的蕁麻疹較多,
除了較常見的I型過敏性反應, 還有I、II和IV型。 如輸血、治療用的抗血清、球蛋白和白蛋白等引發的蕁麻疹, 就屬於III型過敏反應。
非過敏性:有些蕁麻疹引起的原因與過敏無關, 如:
1、非過敏性組織胺釋放。 如某些藥物(阿司匹林、嗎啡、磺胺、青黴素、阿拖品等), 其它一些生物性、化學性和物理性因素, 能直接作用於肥大細胞, 使它釋放組織胺導致蕁麻疹, 不需要通過過敏性機理。
2、膽鹼能性蕁麻疹。 溫熱、運動、情緒激動等可使自主神經系統的膽鹼能性神經末梢釋放乙醯膽鹼。
3、直接刺激血管可引發蕁麻疹。 有些因素可直接刺激血管使之擴張和產生蕁麻疹, 如飲酒、精神緊張、失眠以及可使血管擴張的藥物等。
4、遺傳因素。 如家族性蕁麻疹綜合征, 延遲性家族性局限性熱蕁麻疹, 遺傳性血管性水腫等都較少見。
總之引發蕁麻疹的原因很多, 其發生的機理既有過敏性, 也有非過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