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六一關注:你的孩子“合群”嗎?

【相關閱讀】

體罰孩子是極端的教育方式

體罰可能影響孩子智商

寶寶哭鬧時, 要不要刻去哄

如何幫孩子宣洩不良情緒

當前, 城市裡的家庭幾乎都是獨生子女, 孩子很少有機會與同齡人長時間接觸。 到了幼稚園, 有些孩子往往不適應, 有的恐懼陌生人, 有的特別不聽話, 甚至有的具有攻擊性, 這些都讓他們很“不合群”。 這些孩子會經常遭受別人的“白眼”、“責怪”。 專家指出,兒童時期情緒傷害會影響到他們的性格養成。

“六一”兒童節就要到了, 本版特邀請心理專家, 就怎樣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給以指導,

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

擁有早期的友誼給兒童提供了社會支援, 不但能更好的適應幼稚園的生活, 而且這種夥伴關係也是兒童以後建立新關係的可靠基礎。 因此, 家長要肩負起培養孩子人際交往能力的重任, 讓孩子更“合群”。

孩子不聽話 家長身上找原因

5歲的小力語言表達能力不好, 平常說話慢, 但愛跑動, 經常有攻擊性行為。 與小朋友一起玩, 總是搶小朋友的玩具, 但是如果真讓給他了, 他又覺得沒意思了, 似乎他的樂趣就在“搶”的過程裡。 結果, 小朋友都不跟他玩, 有時還故意欺負他, 經常是今天被某個小朋友抓破了, 明天又被某個小朋友掐青了。 和他一起玩, 他只能贏不能輸, 只要輸了就不肯再繼續玩。

大人坐在那裡, 他又會突然伸出拳頭打你一下。 而且, 小力特別不講理, 他一想要什麼就大哭大鬧, 從來不會好好說。 家長被鬧得沒有辦法, 每次都不得不滿足他的要求。 這樣的小力總是“挨批”, 媽媽的苦口婆心, 爸爸的粗暴打罵, 對小力全都不奏效。 每個認識小力的人, 都覺得他是個讓人“頭痛”的孩子, 小力的父母為此深感無奈。

小力的種種行為, 顯示出他的交流能力和社交技能都存在問題。 究其原因, 是由於家長沒盡到人際交往能力培養的責任。

小力的父母性格都很安靜, 很少和小力交流。 爸爸像個孩子一樣喜歡看電視, 甚至於經常忘記吃飯。 爺爺奶奶年紀大了, 也很少帶小力出門, 就連週末也經常呆在家裡。 可見, 小力缺乏與父母和爺爺奶奶等長輩交流溝通的機會,

也缺乏與同齡小朋友交流和相處的機會, 這才導致了小力“不合群”。 因此, 孩子不聽話, 家長應多從自身尋找原因, 不可一味怪罪于孩子。

兒童期情緒傷害影響日後性格

4歲至5歲的孩子, 逐漸由獨自遊戲、玩耍發展到與其他小朋友合作進行互動、合作性的活動, 在這個過程中, 開始與其他兒童交往。 兒童時期缺乏友伴或者被同伴拒絕, 不僅會造成情緒上的傷害, 出現害羞、恐懼、自卑等的不良心理症狀, 也會影響日後其他性格的發展。 該時期兒童的自我評價常常受他人暗示的影響, 比較依賴于成年權威人物對他的評價, 而且對成人的評價毫不置疑。 也就是說, 在這個階段,

父母或其他養育者與他的關係和相處的態度, 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對自己的認識, 間接地也會影響他對自己的信心。

這個時期, 孩子如果與同齡人缺乏接觸, 就沒有充分時間實踐交往技巧。 另一方面, 家長與孩子溝通不足, 會讓孩子感到被忽略, 那麼孩子有可能會採取調皮搗蛋等錯誤的方式引起關注, 這時候如果沒有輔以正確引導, 只是一味地批評、打罵, 就會讓他感受到別人的厭惡, 他就會表現出更多的自責——“我不好”, “沒有人愛我了”, 從而產生深深的內疚。 久而久之, 不利於兒童學習如何更好地處理生活中出現的這些事情, 難以保持探索的興趣, 反而可能變得更加退縮和封閉。 甚至可能把來自父母的壓力發洩到其他孩子或者大人身上,

或者玩具上, 發生更多的同伴間的衝突、破壞玩具的行為。

可見, 兒童時期的情緒傷害如果沒有得到正確引導, 會對日後的性格產生負面影響。

${FDPageBreak}

體罰只能獲得暫時的屈從

對待兒童, 家長千萬不要採用體罰的方式。

確實, 體罰可以使孩子馬上遵守規矩, 然而, 經常使用體罰方式, 往往只是造成孩子暫時的屈從, 對孩子長期的行為改變並沒有作用。 而且體罰越多, 孩子就越可能把壓力轉移到其他孩子身上, 與同伴發生更多的爭吵, 甚至打架。 如果孩子根本沒明白為什麼訓斥他、體罰他, 以及怎樣做才是對的, 那麼這樣的訓斥和體罰並沒有意義。

孩子哭鬧、無法勸解時, 可以把孩子帶離這個環境, 帶他到他自己的房間, 讓他自己反省,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直到孩子做出適宜的行為。或者限制孩子看他喜歡的電視節目作為懲罰。

家長應幫助孩子使用適當的、社會能接受的方式,既發洩了自己的情緒,又不傷害他人。比如玩一些費體力的遊戲,並幫助孩子獲得團體的認同。孩子犯錯後,家長要和孩子探討錯在哪兒,還要和孩子說明自己為什麼生氣,讓孩子認識到這麼做的不好後果,以及提出希望孩子以後怎麼做的行為建議。在這些情況下,父母要採取溫和的態度,與兒童就事進行探討、交流,指導孩子如何做事,如何與同伴友好相處。

${FDPageBreak}

注意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有時候,孩子表達能力不強也會造成社交障礙。四五歲的兒童,已經能夠與大人進行有效、合適的溝通,能就某一個共同的話題進行交流,並開始能闡明自己的想法,和成人之間一來一往的交談對孩子語言的發展非常重要。此時的兒童已經能夠調整自己的語言以適應聽者的年齡、性別和社會地位,因此,這時的父母要注意促進兒童語言的學習。

如果孩子表現為想要什麼就哭鬧,而哭鬧肯定有結果,那麼,孩子就會錯誤地認為哭鬧才是最有效的表達方式。家長要善於利用每個機會鼓勵孩子用語言,而不是哭鬧來表達自己的要求。特別對於語言表達能力不好的孩子,家長更要耐心傾聽孩子講述,必要時可以協助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比如,想要小朋友的玩具,可以向小朋友有禮貌地提出請求:“我很喜歡你的玩具,借我玩會兒好嗎?”也可以用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交換:“你玩我的玩具,我玩會兒你的玩具好嗎?”

家長還要説明孩子理解事情發生的順序,向孩子解釋行為如何產生後果。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要能注意到孩子的情緒變化,及時和孩子交流,説明孩子用語言描述出來他自己焦慮的心情。

多體驗正性情緒

所謂正性情緒,是指積極情緒又稱為正性情緒,是能使人感到歡欣喜悅的情緒,例如興奮、愉快、歡樂等。兒童多體驗正性情緒,有利於他們建立良好的社會交往。

如果父母因為孩子的一點兒小錯就訓斥他們,就會增加孩子的挫敗感。父母要學會強調孩子所付出的努力或關注孩子行為的積極方面,為兒童解決困難提供幫助,增強兒童的技能,而不是一味地批評指責。

孩子與小朋友發生衝突時,不要只是責駡孩子。要理解孩子的情緒反應,心平氣和的教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同時,及時指導孩子學習理解他人的情緒反應,增強孩子的“同理心”。

還要找出解決問題的策略,並比較哪一種更好。比如,可以對孩子說,“你打了小朋友,並搶了人家的玩具,你覺得他會怎麼想,有什麼感覺?”“你能不能想出其它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使你們兩個人都不生氣?”。這樣,當孩子面對分歧時,就會更加理智地去處理,避免更多的激烈衝突,同伴交往也會更加和諧。

讓他自己反省,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直到孩子做出適宜的行為。或者限制孩子看他喜歡的電視節目作為懲罰。

家長應幫助孩子使用適當的、社會能接受的方式,既發洩了自己的情緒,又不傷害他人。比如玩一些費體力的遊戲,並幫助孩子獲得團體的認同。孩子犯錯後,家長要和孩子探討錯在哪兒,還要和孩子說明自己為什麼生氣,讓孩子認識到這麼做的不好後果,以及提出希望孩子以後怎麼做的行為建議。在這些情況下,父母要採取溫和的態度,與兒童就事進行探討、交流,指導孩子如何做事,如何與同伴友好相處。

${FDPageBreak}

注意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有時候,孩子表達能力不強也會造成社交障礙。四五歲的兒童,已經能夠與大人進行有效、合適的溝通,能就某一個共同的話題進行交流,並開始能闡明自己的想法,和成人之間一來一往的交談對孩子語言的發展非常重要。此時的兒童已經能夠調整自己的語言以適應聽者的年齡、性別和社會地位,因此,這時的父母要注意促進兒童語言的學習。

如果孩子表現為想要什麼就哭鬧,而哭鬧肯定有結果,那麼,孩子就會錯誤地認為哭鬧才是最有效的表達方式。家長要善於利用每個機會鼓勵孩子用語言,而不是哭鬧來表達自己的要求。特別對於語言表達能力不好的孩子,家長更要耐心傾聽孩子講述,必要時可以協助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比如,想要小朋友的玩具,可以向小朋友有禮貌地提出請求:“我很喜歡你的玩具,借我玩會兒好嗎?”也可以用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交換:“你玩我的玩具,我玩會兒你的玩具好嗎?”

家長還要説明孩子理解事情發生的順序,向孩子解釋行為如何產生後果。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要能注意到孩子的情緒變化,及時和孩子交流,説明孩子用語言描述出來他自己焦慮的心情。

多體驗正性情緒

所謂正性情緒,是指積極情緒又稱為正性情緒,是能使人感到歡欣喜悅的情緒,例如興奮、愉快、歡樂等。兒童多體驗正性情緒,有利於他們建立良好的社會交往。

如果父母因為孩子的一點兒小錯就訓斥他們,就會增加孩子的挫敗感。父母要學會強調孩子所付出的努力或關注孩子行為的積極方面,為兒童解決困難提供幫助,增強兒童的技能,而不是一味地批評指責。

孩子與小朋友發生衝突時,不要只是責駡孩子。要理解孩子的情緒反應,心平氣和的教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同時,及時指導孩子學習理解他人的情緒反應,增強孩子的“同理心”。

還要找出解決問題的策略,並比較哪一種更好。比如,可以對孩子說,“你打了小朋友,並搶了人家的玩具,你覺得他會怎麼想,有什麼感覺?”“你能不能想出其它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使你們兩個人都不生氣?”。這樣,當孩子面對分歧時,就會更加理智地去處理,避免更多的激烈衝突,同伴交往也會更加和諧。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