鵪鶉蛋是常見的食物, 看起來小巧可愛, 但一般被認為是滋補食療佳品, “動物中的人參”, 有著不輸給雞蛋的營養價值。 近年來, 甚至有人覺得吃鵪鶉蛋比吃雞蛋更有營養, 因為含膽固醇更少, 更加健康, 這是真的嗎?
鵪鶉蛋豐富的蛋白質、腦磷脂、卵磷脂、賴氨酸、胱氨酸、維A、維B2、維B1。 鐵、磷、鈣等營養物質, 鐵、核黃素、維生素A的含量均比同量雞蛋高出兩倍左右, 可補氣益血, 強筋壯骨是各種虛弱病者及老人、兒童及孕婦的理想滋補食品。
但要說鵪鶉蛋的膽固醇比雞蛋少, 因此更有營養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由於鵪鶉蛋的蛋黃比例更大,
而且膽固醇並非毒藥, 是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 只要控制不要攝入過量即可, 不必將其視為洪水猛獸。
但鵪鶉蛋的確有一點是比雞蛋強的, 那就是在煮熟以後質地更加細膩, 特別是蛋白質感比較嫩, 容易嚼爛, 不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的問題。 因此比較適合小朋友、老年人和腸胃不好病人食用。
溫馨提示:市面會有不良商販將鵪鶉蛋漂白偽裝成鴿子蛋, 鴿子蛋普遍比鵪鶉蛋大, 但不排除個別小的, 比如頭窩蛋, 如果全部是很小的, 很可能是黑心商家把鵪鶉蛋漂白的。 而且漂白後的鵪鶉蛋因脫去了一層鈣質缺少自然的光澤, 漂白後蛋殼更薄更容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