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考後期 慎防考後綜合征

2013年高考已經結束, 廣大考生就會進入“後高考時期”, 即填報志願和學校放榜與招生工作前的時期。 一些家長以為高考一過, 考生的心理情緒問題便會減輕, 對考生也不再細緻關心。 但事實上, 儘管高考結束了, 考生還要承受許多心理壓力, 還有很多潛伏的心理危機, 有些甚至“一觸即發”, 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 他們此時更需要呵護和關愛。 有專家表示, 在“後高考時期”, 考生容易產生突發性的心理衝突和生理紊亂現象, 應引起足夠重視。

不少人通常認為高中生考前的心理調適很重要, 目的是讓他們學會怎樣放鬆,

消除緊張、焦慮心理, 以平和的心態應對考試。 但是我們千萬別忽視了學生高考過後心理狀態的干預。 統計數字顯示, 高考和中考過後都是各種心理疾病的高發期, 尤其是考後綜合征。 這是因為考前, 學生一直處於緊張的備考階段, 心理和身體都處於高度的緊張狀態, 高考幾天學生疲于應考, 心理一直處於應激狀態。 考試後, 高考的壓力似乎一下子消失了, 昨天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今天就勝似庭前信步, 這種巨大的心理落差需要調整。 另外, 高考雖然結束了, 但是還有報考志願等一系列的事情, 會讓考生的高考壓力由原來自己可以控制, 通過自己取得高分來實現夢想, 到現在自己不能控制, 只能被動的等待。
此時如果調試不當考生就會產生無力感, 無助感等悲觀消極的情緒。

據心理專家不完全統計, 高考結束到錄取結束這段容易被忽視的時間裡, 60%—70%的高考考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焦慮”, 近20%的考生會因為過分焦慮而影響了日常生活。 在高考後的6—8月三個月內, 不論是考生還是家長, 期待中伴有焦慮, 已經成為一種心理常態。 高考結束後隨之而來的對考試結果的預測和獲知, 會讓許多考生有不同程度的突發性心理衝突, 出現生理紊亂現象。 有一些考生, 因考試成績不理想而陷入痛苦的情緒體驗中, 這時的他們看到的只是自己的缺點, 總覺得自己技不如人, 低人一等。 一些性格內向的考生, 還可能由於過分焦慮、恐慌、煩躁等而做出極端的事。

據瞭解, 很多考生被發現有心理障礙時, 往往是已進入了抑鬱期, 抑鬱的治療比一般的心理障礙困難。 因此家長要及早發現學生異常心理的苗頭, 儘早釋放考生心中的不快, 讓考生在上大學之前, 擁有健康的心理及體格, 以應對接下來的學習與生活。

正因為高考後考生的心理問題的複雜性, 作為家長和老師, 更應該關注孩子的情緒, 想辦法幫助緩解他們的心理壓力, 讓他們瞭解心理調節的重要性。

首先, 應該瞭解孩子產生消極情緒的主要心理原因。 只有對症下藥, 才能及時排除孩子們的各種心理困擾。 應幫助孩子學習一些必要的自我心理調適技術。 例如:離開令人不快情境的轉移思路法;走入大自然、改變自己抑鬱心情的親近動物和植物法;為失敗尋找 “藉口”的理喻反向法;樹立自信的自我暗示法;以及宣洩心情的談心法、記日記法等。

讓孩子遠離不健康的心理情緒, 滿懷自信, 走進大學新生活。

其次, 除了適度的娛樂活動, 考生也可以利用假期學一門技能。 比如報駕校, 學廚藝, 練書法等。 這和學文化課完全是兩種感覺, 除了鍛煉動手能力外, 還可以接觸社會, 增長見識。 再比如學英語, 報一個輔導班是學習, 看英文電影、聽英文歌曲也是學習, 不必拘泥於形式。 世事洞明皆學問。 只要考生留心, 完全可以既玩得高興, 又兼顧了學習。 相信考生們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綠色”減壓手段, 過一個充實的假期

最後,

“後高考時期”的考生心理調適家長應唱主角。 高考結束後, 家長態度變化也很重要。 如果家長高考後有放鬆思想, 對孩子不再管教, 那麼孩子就很容易出現過度放鬆或一片茫然。 需要家長能堅持始終地關注孩子的身心狀態和思想動態, 發現不良苗頭便能夠給孩子以正確引導。 “後高考時期”考量的其實是我們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而如何助孩子度過“後高考時期”, 家長應唱主角。 家長首先自己要心態平和, 正確面對高考。 不能把高考成績作為衡量孩子是否成才的唯一標準, 也不能拿高考成績的高低評價孩子三年的學習生活, 更不能把高考成績的好壞與孩子的人生價值、意義聯繫在一起。 因為孩子沒考好就看不起孩子, 就因此覺得他拖累自己讓自己沒面子,因此批評、諷刺、挖苦、回避孩子。家長要敞開懷抱接納孩子,不管孩子高考成績怎樣,都一如既往地支持他,關愛他。同時也要開導孩子正確對待高考,緩解高考壓力,也可以因此減輕強迫心理;不讓他對此產生不合理的期待,降低期待焦慮,陪伴他度過高考後和入大學前的這段時間。

家庭、學校的薰陶和影響,家長老師的教育和培養是學生個性形成的主要影響因素。只有學校、老師和家長真正樹立了為孩子終生發展負責的理念,才會讓孩子對高考形成正確的認識,理性地看待高考,給自己的“後高考時期”制定合理的規劃,使其成為下一個人生階段完美的開端。

就因此覺得他拖累自己讓自己沒面子,因此批評、諷刺、挖苦、回避孩子。家長要敞開懷抱接納孩子,不管孩子高考成績怎樣,都一如既往地支持他,關愛他。同時也要開導孩子正確對待高考,緩解高考壓力,也可以因此減輕強迫心理;不讓他對此產生不合理的期待,降低期待焦慮,陪伴他度過高考後和入大學前的這段時間。

家庭、學校的薰陶和影響,家長老師的教育和培養是學生個性形成的主要影響因素。只有學校、老師和家長真正樹立了為孩子終生發展負責的理念,才會讓孩子對高考形成正確的認識,理性地看待高考,給自己的“後高考時期”制定合理的規劃,使其成為下一個人生階段完美的開端。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