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腎是一種先天遺傳性疾病, 主要表現為雙側腎臟發生多個或無數個大小不等的液性囊腫, 而使腎臟明顯增大, 形態失常。 隨著病情的發展, 囊腫可不斷地增多增大, 最終可因腎組織遭到嚴重破壞而引起腎功能衰竭。
多囊腎腎功能衰竭的臨床症狀比較複雜, 除了有腰痛、腹部腫塊(增大的腎臟)、血尿等多囊腎特徵性的變化外, 還可出現許多併發症, 常見的有高血壓、囊腫感染、囊腫破裂等, 晚期可出現腹部膨大、腰部脹痛、呼吸困難、尿多感染、噁心嘔吐等, 病人十分痛苦。
對於多囊腎腎功能衰竭的治療,
(1)及早發現病情:據統計, 多囊腎有60%~70%的遺傳傾向, 且男女患病機會大致相等。 所以, 在一個有多囊腎家庭史的家庭中可有多人同時患病。 由於多囊腎發病一般在25~35歲才開始出現症狀, 有的病人甚至在出現腎功能衰竭的症狀後才被發現。 故對有多囊腎家庭史的人員, 宜做普查與定期隨訪, 以便早期發現, 及時治療。 目前常用的B超、CT、MRI(核磁共振)等檢查手段, 均可作出對多囊腎的診斷。
(2)早期預防和治療併發症:高血壓、尿路感染、囊腫破裂是多囊腎常見的併發症, 也是誘發和加重腎功能損害的重要因素, 必須加以及時治療和控制。 但在用藥過程中, 應注意避免藥物的腎毒性作用。 如出現血尿不止, 或劇烈腰痛、腹痛等情況, 很有可能是囊腫感染伴發出血或囊腫破裂所致, 宜及時到醫院就診, 以免延誤病情, 加重腎功能衰竭。
(3)腎囊腫穿刺抽液治療:腎囊腫穿刺抽液治療是近年來普遍開展的一種治療方法, 適用於各種類型的腎囊腫病態。
(4)中醫藥治療:中醫中藥對於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治療, 具有相當的效果, 尤其對早中期的病人, 可明顯改善臨床症狀, 控制病情的發展, 降低血肌酐、尿素氮。 針對多囊腎所引起的腎功能衰竭, 可以辯證論治的基礎上, 選用黨參、黃芪、當歸、大黃、丹參、三棱、莪術、懷牛膝、仙靈脾、地鰵蟲、蛇舌草等藥物, 以扶正去邪, 活血化瘀,
(5)微化中藥滲透療法:中藥滲透療法發揮作用, 經歷三個過程:活血通絡、去瘀清除、修復生新。 首先活血通絡就是經過用藥後, 改善受損的腎臟供血供養的狀態, 改善腎臟微循環, 阻斷腎臟纖維化過程, 以保護殘存腎單位, 恢復受損的腎小球功能。 通過微化中藥活血通絡的原理給腎臟本身供血後, 腎小球毛細血管內血液增加後血流速度增快。 血液中的血漿白蛋白、球蛋白相應的增加, 增加了腎臟囊腫外的血漿膠體滲透壓, 腎囊腫內液體的膠體滲透壓降低, 而囊腫外滲透壓逐漸增大, 因此通過滲透作用使囊液滲向血液中,
(7)腎替代療法:多囊腎腎功能衰竭晚期病人,常因腎臟功能的大部分喪失或完全喪失,對藥物反應很差,且臨床症狀日益加重,病情危急,此宜考慮進行腎替代療法,即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但因腎囊腫病人腎臟明顯增大而使腹腔容量減少,腹透效果較差,故一般採用血液透析治療。對出血不止,或血壓難以控制者,必要時可考慮外科手術切除腎臟。有條件者也可進行腎移植手術。
但應防止腰腹部擠壓碰撞,以免囊腫破裂出血。病情重者需臥床休息。(7)腎替代療法:多囊腎腎功能衰竭晚期病人,常因腎臟功能的大部分喪失或完全喪失,對藥物反應很差,且臨床症狀日益加重,病情危急,此宜考慮進行腎替代療法,即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但因腎囊腫病人腎臟明顯增大而使腹腔容量減少,腹透效果較差,故一般採用血液透析治療。對出血不止,或血壓難以控制者,必要時可考慮外科手術切除腎臟。有條件者也可進行腎移植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