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骨科>正文

腰肌勞損和慢性腰肌勞損的治療方法

一、慢性腰肌勞損的治療方法

1、對症治療去除病因

2、適當休息, 加強鍛煉

3、中醫理療

(1)針灸:針灸治療具有疏通經絡, 扶正祛邪, 調和陰陽的作用。 治療時間一療程, 主要取以下幾個穴位進行針灸:

腎俞穴 在腰部, 位於第2腰椎棘突下, 旁開1.5寸;大腸俞 在腰部, 當第4腰椎棘突下, 旁開1.5寸。 直刺0.5-1.2寸;委中 在膕橫紋中點, 當肌二頭肌腱與半肌腱中間。 直刺1-1.5寸、承山 在小腿後面正中, 委中與昆侖之間, 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尖角凹陷處。 直刺1-2寸、昆侖穴 在足部外踝後方, 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凹陷處。

(2)按摩手法治療:手法治療的目的在於促進血液迴圈,

理順肌纖維, 剝離粘連, 加速炎症消退, 緩解肌肉痙攣。

揉法 患者取俯臥位, 術者先以掌跟揉患者腰部兩側豎脊肌, 目的在於放鬆患者腰部肌肉。 撥法 撥脊柱兩側的豎脊肌, 目的在於撥開粘連肌肉。 按揉法 按揉腰腿不腧穴, 如腎俞、腰陽關、阿是穴、委中、承山等。 目的在於通經活絡。 滾揉法 滾揉兩側豎脊肌, 目的在於放鬆患者腰部肌肉。 理法 理患者兩側夾脊穴及豎脊肌, 目的在於理順肌肉。 揉法 術者臂揉患者腰部, 進行放鬆。 扳腰法 患者取側臥位 右下肢伸直, 左下肢屈曲, 其足搭放於右下肢上部, 醫者面對患者, 並以右手掌或肘推住患者右髂骨之後外緣, 並向內下按壓, 左手掌或肘推住患者肩前部。

並向外推按, 待旋到最大角度時, 兩手向相反方向用力旋轉按壓, 可聽到下腰椎關節部位作響。 同法施於對側。 此法宜平穩有力, 不宜用力過猛, 迴旋扳按主要是拉緊腰椎之後縱韌帶。

(3)石蠟治療

石蠟治療, 首先將醫用石蠟放在恒溫蠟療儀中溶成蠟液, 再將適量的蠟液倒入瓷器皿中, 隔10分鐘, 待蠟液凝固後直接敷在患者腰部, 30分鐘後直接取下就可以了。 石蠟是一種良好的傳導熱療法。 它的導熱性低, 加熱後吸收大熱量, 保溫時間長, 冷卻凝固時放出大量熱, 能維持較長時間保熱作用, 可以減輕疼痛, 緩解痙攣, 加強血液迴圈, 改善組織營養, 促進炎症的浸潤吸收, 石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柔韌性、粘滯性和伸展性,

冷卻時可對組織產生機械壓作用, 又利於水腫的消散還具有油性, 可增加敷蠟部位的潤滑性, 軟化瘢痕。 一般治療一療程。 石蠟的操作簡單, 因此在進行完針炙、推拿、拔火罐後還可配合石蠟治療, 效果會更好。

(4)拔火罐

將大小適中的火罐沖洗乾淨後涼幹, 然後囑患者俯臥, 暴露出腰背, 並找好壓痛及肌肉緊張部位, 用鑷子夾一酒精棉球, 並將酒精擠幹, 點燃後置於火罐中環繞幾圈後快速撤出, 並迅速將火罐扣於腰部, 滯留約10分名鐘後起罐, 罐大吸拔力強的應適當減少留罐時間。 起罐時一般先用一手夾住火罐, 另一隻手將火罐口邊緣的皮膚輕輕按下, 使空氣進入罐內, 即可將罐起下, 若罐吸附力過強時, 切不可硬行上提或旋轉提拔,

以免給患者造成劇痛。 一般隔日1次。 火罐法主要是利用燃燒排出罐內空氣造成負壓, 使之吸附於腧穴或病患部位的體表, 產生刺激並造成患部充血, 吸出瘀血, 祛除寒濕之氣, 以達到治療效果。

(5)功能鍛煉

應避免長時間過度彎腰工作, 久坐之後要適當起身, 活動腰部。 同時增強腰背肌肉的力量, 可進行仰臥五點、三點或拱橋式練習, 亦可採用俯臥位的飛燕式鍛煉。

對於慢性腰肌勞損的治療方法很多, 臨床須針對其病情類型、年齡以及發病的輕重緩急, 採取相應的治療方法, 方能取的良效。

二、腰肌勞損如何治療

腰部勞損是指腰部肌肉、筋膜與韌帶軟組織慢性損傷, 是腰腿痛中最為常見的疾病之一。

其治療方法包括對症治療及病因治療兩個方面

1、藥物治療:西藥治療用止痛解痙藥:只能止痛, 不能治痛, 長期服用易產生依賴性和毒副作用, 並且長時間用刺激腸胃, 損傷肝腎, 不宜長期服用, 中成藥治療 宜用舒筋活絡止痛, 內服小活絡丹及活血酒, 局部貼寶珍膏。 對寒濕偏勝者。 治宜宣痹溫經通絡, 可用羌活勝濕湯或獨活寄生湯。 對體質虛弱者, 治宜養氣血, 補肝腎, 壯筋骨, 可選服當歸雞血藤湯或健步虎潛丸, 亦可選用當歸注射液2 ml, 每日或隔日作痛點、穴位注射。 兼患脊柱骨質增生者, 可配合服骨質增生丸、骨刺

2、針灸治療: 取阿是穴並在其鄰近部位取穴, 如腎俞、志室、氣海俞、命門、腰陽關等, 針刺後可加拔火罐, 以散瘀溫經止痛, 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耳針刺腰骶區為主,也可取神門、腎區等,可稍作撚轉,兩耳同刺,留針10 min,隔日1次。可連作2~3次。

3、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包括電療、紅外線照射、熱療、按摩等舒筋活血療法等。

4、手術治療:由於適應症要求非常嚴格,臨床上適合做手術的人群不足5%,加上費用高,創傷大,恢復期長,易復發等特點,所以根本無法全面推廣。

5、練功活動 :對腰部慢性勞損應加強腰背肌鍛煉,以促進氣血流通,增強腰部筋肉的力量,並可結合太極拳等。

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耳針刺腰骶區為主,也可取神門、腎區等,可稍作撚轉,兩耳同刺,留針10 min,隔日1次。可連作2~3次。

3、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包括電療、紅外線照射、熱療、按摩等舒筋活血療法等。

4、手術治療:由於適應症要求非常嚴格,臨床上適合做手術的人群不足5%,加上費用高,創傷大,恢復期長,易復發等特點,所以根本無法全面推廣。

5、練功活動 :對腰部慢性勞損應加強腰背肌鍛煉,以促進氣血流通,增強腰部筋肉的力量,並可結合太極拳等。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