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初, 47歲的耿大姐因單位人員調整, 工作量突然增大, 經常加班。 因此睡眠和休息都不夠。 雖然後來工作捋順了以後加班狀態有所緩解, 但是依然很忙, 加班也是常有的事。 就這樣大約過了2個月, 耿大姐感覺身體越來越不適應, 相繼出現了多夢、多汗、心煩、手足心熱等症狀, 而且大便也很幹, 甚至經常會便秘。 於是耿大姐找個一個中醫大夫, 準備好好調理一下。 醫生瞭解了耿大姐的情況後, 認為她屬於“圍絕經期綜合征”, 醫生給開了不少藥, 但效果不明顯。
不但如此, 耿大姐的面部以鼻子為中心, 向兩側顴骨部彌散出現了褐色的蝴蝶斑,
經過詳細瞭解情況後, 醫生還發現耿大姐存在四肢末梢發涼、時有便溏, 月經期量少, 月經週期不准等症狀。
辨證後, 醫生認為耿大姐的問題出在肝腎陰虛、氣血失和上, 面部的斑片診斷為黃褐斑, 治療原則以滋補肝腎、理氣和血為主, 藥物組成為熟地黃、女貞子、墨旱蓮、當歸、丹參、赤芍、白芍、白術、茯苓、香附、枳殼、益母草、陳皮等, 水煎服, 每日一劑, 早晚各服一次。 服藥14天后, 耿大姐手足心熱、心煩、大便溏的情況有好轉, 面部的黃褐斑也開始變淡, 但新增了兩個症狀--自覺面部發熱、口幹。 所以醫生去掉了上方中的茯苓、陳皮, 增加了青蒿、地骨皮兩味除虛熱的中藥。
按照新的藥方服了約一個多月後, 耿大姐感覺各種不適症狀均有緩解, 特別是面頰的黃褐斑基本消退, 僅僅在鼻翼上邊有散在的幾塊斑片。 而且面色也紅潤了很多, 誰見到耿大姐都說她變得年輕漂亮了。
於是, 耿大姐又讓醫生開藥調理, 醫生根據耿大姐的狀況, 去掉了前方的青蒿、地骨皮, 增加了木香、茯苓兩味藥, 繼續服用一個月左右, 面部黃褐斑基本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