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十月份北方的大街小巷都能見到賣糖葫蘆的, 一串一串, 有原味的, 還有夾著各種陷的, 酸甜可口, 幾乎人人都愛吃。 記得小時候家裡常做冰糖山楂, 把新鮮的山楂摘下來洗淨去核, 加水加冰糖一起熬, 簡直是一個秋天必不可少的美味。 其實, 它不僅食品, 還是中藥方子裡常見的一味藥。
眾所周知, 山楂有很好的消食作用, 臨床常常將山楂炒焦即焦山楂治療食積, 尤其是肉食所致的食積效果更佳, 通常與焦麥芽、焦神曲合稱“焦三仙”, 再加一味焦檳榔便是“焦四仙”。 《丹溪心法》記載用山楂四兩, 白術四兩,
其實山楂還常用來治療瘀血所致的經行腹痛或者閉經, 產後惡露不盡, 因其有行氣散瘀的功效。 朱丹溪曾有記載, 用山楂百十個, 打碎煎湯, 加砂糖少許, 空心溫服。
山楂的活血功效也較好, 臨床用它治療高脂血症、冠心病和高血壓, 臨床用的某些藥物就含有山楂。 這幾種病是現代人的常見病, 現在生活條件好, 吃的好喝的好, 運動又少, 身體代謝變慢,
《本草撮要》中還記載了山楂可以治療凍瘡。 具體方法是將其切片, 烤或炒至焦黑, 然後研成粉末。 將有凍瘡的部位浸泡溫水, 然後將研末的山楂炭灑在患處, 並反復塗擦十餘次。
當然, 山楂也有它的禁忌症, 一般脾胃虛弱的人以及孕婦是慎用的。 尤其是胃潰瘍的病人不適合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