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好處不僅是強身健體, 還可用於防身, 小編今天教您太極推手發人的技巧。 太極推手的特點是粘連相隨, 通過練習太極推手能提高身體的協調性, 下面我們先學習一下太極拳實戰吧!
太極推手的發人技巧
太極拳是現代人養生的潮流, 隨著環境的污染, 人們的身體健康越來越差, 因此, 太極推手的好處被人們發現。
一、合拍
對方向我發手時, 我應按動急則急應, 動緩則緩隨的原則順應其勢, 不丟不頂, 接住彼手, 引進使其落空, 待其力盡, 必有回意, 我即可順勢而發。
《打手歌》中說“引進落空合即出”的“合”字應該是指對方力盡我即發出的轉化時刻,
練習太極推手能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和穩定性, 老年人練習太極拳能預防骨質疏鬆, 長期堅持還能防治老年癡呆。
二、牽動
引進對方來手時如對方來手停止不前, 對方重心穩定, 我若發勁必然效果不佳, 難將對方發出, 我應牽動對方來手, 使其重心前傾, 對方必急回撤, 我即順勢而發, 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三、驟發
對方一有回意, 我即以爆發力驟然發勁, 如迅雷閃電, 疾風驟雨, 引發之間, 合而為一, 使對方在毫無思想準備下驟然被發出, 不及走化。
已故太極拳家顧留馨老師曾稱讚揚澄甫先師推手是“動之至微,
練習太極拳要求心靜體松, 可以幫助我們緩解精神壓力, 同時還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四、寸勁
向對方發動時, 應以在極短之時間發出的最大之勁發之才能將對方發之致遠, 即所謂“寸勁”。 這樣就會使對方猝不及避, 不易走化。
五、勁整
上述所發之寸勁亦應集周身之勁, 所謂“周身一家”。 《拳論》中也指出“發動須沉著松淨, 專注一方”;“由腳而腿而腰, 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後, 乃能得機得勢”;“運勁如百煉綱, 何堅不摧”。 故如欲使發放效果最大, 必須勁整。
六、螺旋
向對方發勁時, 無論用單手或雙手均應畫或大或小之圈,
七、略偏
在向對方發勁時, 一般是向對方之正面方向發動, 對方之抵抗方向也多在正方, 故雙方之勁可能抵消一部或全部, 如我發動時方向略偏, 不論上下左右, 隨機應變, 必然能出其不意, 其抵抗力必小, 使我之發動效果更大。
八、發點
向對方發勁時, 無論用擠或按, 用單手或雙手, 勁力均應集中在一點, 意在對方中樞。 《拳論》中說“蓄勁如開弓, 發勁如放箭”。 力點集中在箭的尖端, 才能有穿透力。 如力量不集中, 發放不能致遠。
已故太極拳汪永泉老師總結為一句話“要點不要面, 要面兩不便”。 意思是說發勁一定發點, 否則發得不遠會造成雙方糾纏在一起進退維谷的局面。
九、跟步
向對方發勁時必須有步法的配合才能取得最大的效果, 《十三勢行功心解》中說:“力由脊發, 步隨身換。 ”
即步鬚根據發勁的需要而轉換, 如發勁時後腿跟上半步, 前腿亦隨之前進半步, 使我之步伐前移, 發乎範圍加大, 將對方發之更遠。 即所謂“進之則愈長”。 進退步伐大小, 均應根據實際需要而定。
十、挫意
我發勁時應含有挫意, 《拳論》中說:“若將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 斯其根自斷, 乃壞之速而無疑。 ”此處挫力應為發手時先下後上走曲線的發力。
應使對方在著力時有騰空而起似斷線風箏般的被發出的感覺。
太極境界提升的方法
第一種、物體與人的動平衡
首先, 我們必須明確重心的概念, 在地球引力作用下, 每個物體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於一點, 這一點叫做物體的重心。 當一個物體的重心偏移了支撐它的底盤時, 就會傾倒。
陀螺在旋轉時產生轉動慣量, 不斷變化的各方向的離心力形成對稱產生動平衡。 此時, 由於它的重心垂線與中心線重合, 陀螺僅以軸端接觸地面, 就能保持穩定轉動。
重心在物體的位置是可以根據它的體積和比重計算出來,如果是同一品質並對稱的物體,其重心就在物體內的中心點位置。
以檯球為例,他的重心在圓心,當杆子擊到球面中心點,其作用力貫到球的重心,檯球就順著這兩點的延長線滾出。如果,杆子擊到球的側面,它就偏轉。
同理,人站立時,重心點大約在腹部中心,但是,由於人體的形態在運動中是變化的,所以重心也隨著變化。
第二種、練推手
主要以各種用力技巧為主。領會如何松肩、松腰、松胯,如何沉肩墜肘,如何手上不用勁而以腰為軸帶動,用上周身的勁,如何引進落空,如何氣沉丹田,如何棚履擠按等。
第三種、練習散手
練習拳架的過程中仔細體會每個動作的技擊格鬥含義,也就是說直接練習太極散手。要有相當武功底子的人練習才事半功倍。
第四種、神意氣的練法
以內氣運行線路為主要的練習途徑,強調意念的配合。是在拳架練習到純熟後,進入相忘境界,在意勢導引下,陰陽相隨的,練習方法。
練習太極拳練到頭腦裡什麼都不需要記憶,手腳的活動好象是自己在動。這種感覺既為"相忘"境界,這是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自身的和諧.有詩雲:"行拳如在白雲中,人自無心拳亦同,月透白雲雲影白,白雲明月任西東".這是第五種練習方法的開始。
第五種、先天的練法
神意氣的修煉畢竟還是後天的東西。道家所謂“心死則神活”,不著任何後天意念,先天的東西自然就能出來,所謂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一定要能靜下心來,才能進行這方面的修煉。
定步推手八式
掤勢
甲(黑衣者)、乙(白衣者)兩人的右腳均向前扣邁一步,均伸右臂腕相粘。此時,務要立身中正安適,沉著松靜,輕鬆圓活,不用拙力。繃式支撐必須以意貫勁,肩與肘要放鬆。
乙用雙掌搭按於甲之繃手右臂肱坐左腿,以右臂支撐斜持於乙面前,掌心向己面,指尖擰挫向上,以左掌堵乙右臂中節。
要點
繃式粘著,精神貫注,松靜沉著,以靜待動,外柔內剛,猶如蓄勁張弓,伺機待放之勢。
捋勢
甲之繃手斜持於乙面前,乙右掌柔托化甲之右肘中節。甲急抽腰胯以左手接塌乙左掌腕部,右掌順勢插花于左腋下紮掌,向裡旋臂腕,由甲肩部進行裹捋,右掌塌梢節,以掌腕捋乙根節,以肘鎖乙大臂肘部,使乙身向前傾,失去重心。
擠勢
甲用插花由乙方左腋下滾旋臂腕,右掌順勢由乙肩部裹捋,左手塌其梢節。右掌捋乙根節,從臂肘鎖乙根節,從臂肘鎖乙大臂肘,使乙失去重心。乙在不得力時身與臂欲向回抽撤,甲乘勢借力,以右臂肘下沉,翻右掌擠乙胸部,掌心向面部,左掌扶按於右按手掌心於腕部。乙身已向右折,失去重心。
要點
擠勢兇猛,發力如箭出弦,化發自如,神速靈妙。
按勢
乙被甲用擠掌擊胸而身向後折,乙用右臂掌封擋甲之擠掌,並急向右抽胯,左臂掌由下向上抄疊,欲化甲之擠勢。甲乘勢用雙掌按乙兩臂,一掌按乙之右肩部,一掌沉按乙之臂肱,形成十字交叉狀。按勁勁沉力整,乙方不易活變。
要點
繃捋擠按四勢粘連不脫,銜接緊湊,重心穩健,往返折疊,迴圈莫間。按勢發力,勁在腰功,吞吐變化,一氣貫串,渾然一體。
采勢
采法乃四隅招勢之一種,甲乙二人相對而立,雙方兩手交叉粘著,按著繃捋擠按四招勢均力敵,相互迴圈推練三圈。之後,甲右腳向右移半步,左腳隨著撤一步,抽右腰胯屈坐,左掌起鑽落翻,拿乙左臂腕部,右掌順勢旋右臂腕捋采下蹲。采勢勁沉力整,乙被采而成背勢,失去重心而前傾。
要點
采在十指,氣勢連貫,剛健有力,首重鑽翻,起落敏捷,沉猛多變。
挒勢
乙被采後不得勢,隨即收左腿踏入甲之襠中欲進靠勢,以右掌擊甲面部,甲急含胸用捋手由乙右臂腋下向上旋臂,右掌挒乙右肩部,左掌按乙右跨部。乙被挒成麻花狀。
要點
挒法剽悍,運於肱臂,旋掌挒進,勁力完整無缺,靈活致巧。
肘勢
乙被挒後不得勢,乘甲未發放之際,急於松肩,右臂向上擰旋,抽右腰胯,隨即回勁堵甲中節。甲順勢疊臂握腕下塌,以肘進擊乙之胸部。
要點
肘在屈使,矯健迅猛,氣勢逼人,變化靈動。
靠勢
乙被甲方用肘進擊胸部,乙急含胸以左臂掌向右滾旋而化甲之時,甲順勢右腿踏入乙方中門,同時疊右臂上穿,靠擊乙肩胸,並以左掌按擊乙腹部。乙被子甲方欺靠後折,失去重心。
要點
靠在肩胸胯膝打,右掌擊腹招不空;剽悍矯捷勢難擋,靈活致用變幻精。
捋勢
二人在揉手習練或較技中,遇到對方進攻首當其衝者為掤。對方的打手從正面向胸、臉攻來,有自打在後腦、後背上再往後有打在腳後跟的威脅。揉手的化解來力均取逢掤必捋的拳法。
對方以右手打來,我將其右手及胳臂捋向我左方,對方以左手打來,我將左手及胳臂向我右方或右後方捋去,以解掤攻之危。
結語:綜上所述,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您對太極推手已有詳細瞭解,練習太極推手的好處眾多。現代人最注重養生,太極推手是養生的最佳方式。長期練習太極拳能延年益壽,達到防治百病的作用。
重心在物體的位置是可以根據它的體積和比重計算出來,如果是同一品質並對稱的物體,其重心就在物體內的中心點位置。
以檯球為例,他的重心在圓心,當杆子擊到球面中心點,其作用力貫到球的重心,檯球就順著這兩點的延長線滾出。如果,杆子擊到球的側面,它就偏轉。
同理,人站立時,重心點大約在腹部中心,但是,由於人體的形態在運動中是變化的,所以重心也隨著變化。
第二種、練推手
主要以各種用力技巧為主。領會如何松肩、松腰、松胯,如何沉肩墜肘,如何手上不用勁而以腰為軸帶動,用上周身的勁,如何引進落空,如何氣沉丹田,如何棚履擠按等。
第三種、練習散手
練習拳架的過程中仔細體會每個動作的技擊格鬥含義,也就是說直接練習太極散手。要有相當武功底子的人練習才事半功倍。
第四種、神意氣的練法
以內氣運行線路為主要的練習途徑,強調意念的配合。是在拳架練習到純熟後,進入相忘境界,在意勢導引下,陰陽相隨的,練習方法。
練習太極拳練到頭腦裡什麼都不需要記憶,手腳的活動好象是自己在動。這種感覺既為"相忘"境界,這是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自身的和諧.有詩雲:"行拳如在白雲中,人自無心拳亦同,月透白雲雲影白,白雲明月任西東".這是第五種練習方法的開始。
第五種、先天的練法
神意氣的修煉畢竟還是後天的東西。道家所謂“心死則神活”,不著任何後天意念,先天的東西自然就能出來,所謂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一定要能靜下心來,才能進行這方面的修煉。
定步推手八式
掤勢
甲(黑衣者)、乙(白衣者)兩人的右腳均向前扣邁一步,均伸右臂腕相粘。此時,務要立身中正安適,沉著松靜,輕鬆圓活,不用拙力。繃式支撐必須以意貫勁,肩與肘要放鬆。
乙用雙掌搭按於甲之繃手右臂肱坐左腿,以右臂支撐斜持於乙面前,掌心向己面,指尖擰挫向上,以左掌堵乙右臂中節。
要點
繃式粘著,精神貫注,松靜沉著,以靜待動,外柔內剛,猶如蓄勁張弓,伺機待放之勢。
捋勢
甲之繃手斜持於乙面前,乙右掌柔托化甲之右肘中節。甲急抽腰胯以左手接塌乙左掌腕部,右掌順勢插花于左腋下紮掌,向裡旋臂腕,由甲肩部進行裹捋,右掌塌梢節,以掌腕捋乙根節,以肘鎖乙大臂肘部,使乙身向前傾,失去重心。
擠勢
甲用插花由乙方左腋下滾旋臂腕,右掌順勢由乙肩部裹捋,左手塌其梢節。右掌捋乙根節,從臂肘鎖乙根節,從臂肘鎖乙大臂肘,使乙失去重心。乙在不得力時身與臂欲向回抽撤,甲乘勢借力,以右臂肘下沉,翻右掌擠乙胸部,掌心向面部,左掌扶按於右按手掌心於腕部。乙身已向右折,失去重心。
要點
擠勢兇猛,發力如箭出弦,化發自如,神速靈妙。
按勢
乙被甲用擠掌擊胸而身向後折,乙用右臂掌封擋甲之擠掌,並急向右抽胯,左臂掌由下向上抄疊,欲化甲之擠勢。甲乘勢用雙掌按乙兩臂,一掌按乙之右肩部,一掌沉按乙之臂肱,形成十字交叉狀。按勁勁沉力整,乙方不易活變。
要點
繃捋擠按四勢粘連不脫,銜接緊湊,重心穩健,往返折疊,迴圈莫間。按勢發力,勁在腰功,吞吐變化,一氣貫串,渾然一體。
采勢
采法乃四隅招勢之一種,甲乙二人相對而立,雙方兩手交叉粘著,按著繃捋擠按四招勢均力敵,相互迴圈推練三圈。之後,甲右腳向右移半步,左腳隨著撤一步,抽右腰胯屈坐,左掌起鑽落翻,拿乙左臂腕部,右掌順勢旋右臂腕捋采下蹲。采勢勁沉力整,乙被采而成背勢,失去重心而前傾。
要點
采在十指,氣勢連貫,剛健有力,首重鑽翻,起落敏捷,沉猛多變。
挒勢
乙被采後不得勢,隨即收左腿踏入甲之襠中欲進靠勢,以右掌擊甲面部,甲急含胸用捋手由乙右臂腋下向上旋臂,右掌挒乙右肩部,左掌按乙右跨部。乙被挒成麻花狀。
要點
挒法剽悍,運於肱臂,旋掌挒進,勁力完整無缺,靈活致巧。
肘勢
乙被挒後不得勢,乘甲未發放之際,急於松肩,右臂向上擰旋,抽右腰胯,隨即回勁堵甲中節。甲順勢疊臂握腕下塌,以肘進擊乙之胸部。
要點
肘在屈使,矯健迅猛,氣勢逼人,變化靈動。
靠勢
乙被甲方用肘進擊胸部,乙急含胸以左臂掌向右滾旋而化甲之時,甲順勢右腿踏入乙方中門,同時疊右臂上穿,靠擊乙肩胸,並以左掌按擊乙腹部。乙被子甲方欺靠後折,失去重心。
要點
靠在肩胸胯膝打,右掌擊腹招不空;剽悍矯捷勢難擋,靈活致用變幻精。
捋勢
二人在揉手習練或較技中,遇到對方進攻首當其衝者為掤。對方的打手從正面向胸、臉攻來,有自打在後腦、後背上再往後有打在腳後跟的威脅。揉手的化解來力均取逢掤必捋的拳法。
對方以右手打來,我將其右手及胳臂捋向我左方,對方以左手打來,我將左手及胳臂向我右方或右後方捋去,以解掤攻之危。
結語:綜上所述,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您對太極推手已有詳細瞭解,練習太極推手的好處眾多。現代人最注重養生,太極推手是養生的最佳方式。長期練習太極拳能延年益壽,達到防治百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