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拔罐療法
腰椎間盤突出症又稱腰椎間盤纖維環破裂症。現代醫學認為,病因是腰椎間盤退行性病變、腰外傷、積累性勞損,使纖維環部分或完全破裂,髓核向椎管內突出,壓迫或刺激神經根和脊髓而引起腰腿疼痛綜合征。根據病因及臨...
2017-03-07 -
慢性腰痛的拔罐療法
慢性腰痛又稱腰肌勞損,主要是指腰骶部肌肉、筋膜、韌帶等軟組織的慢性損傷而引起的慢性疼痛。臨床表現為長期、反復發作的腰背疼痛,時輕時重;勞累負重後加劇,臥床休息後減輕;陰雨天加重,晴天減輕;腰腿活動無...
2017-03-07 -
網球肘的拔罐療法
網球肘,又稱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勞損性疾病。本病一般起病較慢,多數無明顯外傷史,而是有長期使用肘部、腕部活動的勞損史。臨床表現為肘後外側酸痛,尤其在做轉、伸、提、拉、推等動作時疼痛更為劇烈...
2017-03-07 -
肩周炎的拔罐療法
肩周炎又稱肩關節周圍炎,是肩關節周圍軟組織(關節囊、韌帶等)的一種退行性炎性疾病。本病多發於50歲左右的中年人,故又稱“五十肩”。早期以肩部疼痛為主,夜間加重,並伴有涼、僵硬的感覺;後期病變組織會...
2017-03-07 -
落枕的拔罐療法
落枕是指急性頸部肌肉痙攣、強直、酸脹、疼痛,頭頸轉動障礙等,輕者可自行痊癒,重者能遷延數周。可因勞累過度、睡眠時頭頸部位置不當、枕頭高低軟硬不適,使頸部肌肉長時間處於過度伸展或緊張狀態,引起頸部肌肉...
2017-03-07 -
頸椎病的拔罐療法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由於頸部長期勞損,頸椎及其周圍軟組織發生病理改變或骨質增生等,導致頸神經根、頸部脊髓、椎動脈及交感神經受到壓迫或刺激而引起的一組複雜的症候群。多因風寒、外傷、勞損等因素造成,...
2017-03-07 -
頭痛的拔罐療法
頭痛是一種常見的自覺症狀,引起原因較複雜。是以頭部疼痛為主要症狀的一種病證。頭部或五官疾病可致頭痛,頭部以外或全身性疾病也可致頭痛,所以必須辨清頭痛的發病原因,方可對症治療,但顱內占位性病變或顱外傷...
2017-03-07 -
坐骨神經痛的拔罐療法
坐骨神經痛以疼痛放射至一側或雙側臀部、大腿後側為特徵,是由於坐骨神經根受壓所致。疼痛可以是銳痛,也可以是鈍痛,有刺痛,也有灼痛,可以是間斷的,也可以是持續的。通常只發生在身體一側,可因咳嗽、噴嚏、彎...
2017-03-07 -
面痛的拔罐療法
面痛主要是指三叉神經分支範圍內反復出現陣發性、短暫、閃電樣、刀割樣、火灼樣疼痛,無感覺缺失等神經功能障礙,檢查無異常的一種病證。一般分為風寒阻絡、風熱阻絡和氣虛血瘀3型。 一、風寒阻絡 (一)症狀...
2017-03-07 -
面癱的拔罐療法
面癱分為周圍性面癱和中樞性面癱。本病起病急驟,顏面向健側歪斜,患側肌肉鬆弛,額紋消失,眼睛閉合不全,鼻唇溝變淺或消失,口角下垂,不能皺眉、露齒、鼓腮等動作。部分病人初起有耳後疼痛,還可出現患側舌前味...
2017-03-07 -
泄瀉的拔罐療法
泄瀉是以排便次數增多,糞便稀薄,甚至瀉出如水樣的大便為主,多由脾胃運化功能失職,濕邪內盛所致。臨床表現以腹痛、腸鳴、大便次數增多(一日數次或十多次),糞便稀薄如水為主要症狀。根據發作時特點及伴隨症狀...
2017-03-07 -
胃痙攣的拔罐療法
胃痙攣是繼發於其他疾病(如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及胃神經官能症等)中的一個症狀,常因煙酒不節、女子生殖疾病、月經異常、妊娠等現象的反射,引起胃酸分泌過多,刺激胃黏膜,導致胃平滑肌發生陣發性強...
2017-03-07 -
胃下垂的拔罐療法
由於腹腔內脂肪薄弱,腹壁肌肉鬆弛,導致胃低於正常位置,稱為胃下垂。胃下垂屬胃無力症,多見於消耗性疾病患者及無力型體質者,直接影響消化功能。臨床表現為上腹脹滿、食欲不振、胃痛、消瘦、乏力、噯氣、噁心、...
2017-03-07 -
驚悸的拔罐療法
驚悸是指氣血虛弱,痰飲瘀血阻滯心脈,心失所養,心脈不暢等引起的以驚慌不安、心臟急劇跳動、不能自主為主要症狀的一種病證。本病臨床多為陣發性,有時也有呈持續性者,並伴有胸痛、胸悶、喘息、吸氣不夠、頭暈和...
2017-03-07 -
肺炎的拔罐療法
肺炎是由肺炎雙球菌感染所致,常因外感風邪,勞倦過度,導致肺失宣降,痰熱鬱阻而發病。臨床表現的特點為:起病急,寒戰、高熱,咳嗽,咳痰,胸痛,氣急,呼吸困難,發紺,噁心、嘔吐,食欲不振等。根據發作時特點...
2017-03-07 -
咳嗽的拔罐療法
咳嗽是機體對侵入氣道的病邪的一種保護性反應。古人以有聲無痰為之咳,有痰無聲為之嗽。臨床上二者常並見,通稱為咳嗽。根據發作時特點及伴隨症狀的不同,一般可以分為風寒咳嗽、風熱咳嗽及風燥咳嗽3型。 一、...
2017-03-07 -
感冒的拔罐療法
感冒是一種外感風邪或時行病毒所引起的發熱性疾病,現代醫學稱之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臨床表現為發熱、惡寒、頭痛、鼻塞、流涕、噴嚏、咳嗽、咽喉腫痛、脈浮。感冒一年四季皆可發病,以冬春寒冷季節為多,是臨床...
2017-03-07 -
拔罐療法治療支氣管哮喘
適用于陽虛患者小發作期或緩解期。 取大椎、肺俞、膏肓、定喘、膻中、足三裡穴。每次可選1穴到數穴拔罐,每日或隔日拔1次,每次更換部位,10~20日為1療程。拔罐操作步驟如下: (1)準備好火罐、針、酒...
2017-03-07 -
拔罐療法治療小兒厭食症?
(1)中脘、天樞、氣海、胃俞、脾俞、足三裡、建裡,採用單純拔罐法,或刺絡拔罐法,留罐10~15分鐘,隔日1次,5次為1療程。 (2)先取背部胸椎8~12夾脊穴、脾俞、胃俞穴,施以走罐,使皮膚發紫充血...
2017-03-07 -
拔罐對風濕關節炎有用
中醫學認為,風濕性關節炎是由於風、寒、濕邪雜合而成病,停滯於關節、肌肉,阻礙氣機運行,不通則有疼痛。拔罐是借熱力排去罐中空氣,產生負壓吸附於皮膚,使局部充血而達到康復的一種方法。有研究表明,拔罐能溫...
2017-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