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治療腫瘤的理論基礎
通過長期的臨床觀察並結合對近幾十年文獻的分析,提出以“正邪”為總綱、以“虛痰瘀毒”為核心的中醫腫瘤基礎理論框架。 一、腫瘤的定義: 正氣不足,導致痰濁、瘀血、瘤毒等邪氣膠結于體內形成的腫塊。...
2013-08-06 -
火針技術的中醫理論原理
火針療法的特點是將針體加熱後,刺入人體一定的腧穴或部位。其治病機理在於溫熱,人身之氣血喜溫而惡寒,溫則流而通之。火針療法借助火力,激發經氣,凋節臟腑.使氣血調和,經絡通暢。其治病機制主要有以下幾個...
2017-03-07 -
梅花針技術的中醫理論原理
梅花針技術是以中醫經絡學說為依據的,重點是經絡學說中的“十二皮部”。經絡為人體氣血運行的通路,內屬於臟腑,外布於肢節,將人體各個部分連綴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十二皮部即指十二經脈在體表的分區,也就是十...
2017-03-07 -
三棱針的中醫理論及臨床基礎
(1)作用機制 三棱針作為針灸學領域裡刺血療法的主要工具,其治病的基本原理和功用,與針灸療法一樣,都是以中醫經絡學說和氣血學說為理論依據的。人體各種功能活動,均依賴於氣血的正常運行,通過經絡“內屬...
2017-03-07 -
針刀醫學四大基礎理論
閉合性手術理論 閉合性手術是相對開放性手術而言的,因其是在盲視的情況下進行的,較開放性手術難度要大,對解剖知識的要求比開放性手術更高,體現在精細解剖定位、立體解剖定位、動態解剖定位和體表定位四個方...
2017-03-07 -
針刀醫學理論的六大組成部分
1、針刀醫學病理生理學 針刀醫學對人體生命活動從新的角度做出了詮釋,一是認為人體的自我修復和調節功能能維持機體的正常活動,在自我修復和調節的同時能夠產生新的致病因素;二是從電生理線路系統的角度解釋...
2017-03-07 -
眼針技術的祖國醫學理論原理
歷代醫家用來闡述眼與臟腑相互關係,並指導診治眼病的兩種學說(五輪、八廓),分別由五行、八卦說衍化而來。五輪指風輪、氣輪、肉輪、血輪、水輪,是將眼劃分為五個部位,分屬於不同的臟腑,從而把眼局部與臟腑...
2017-03-07 -
飲食防癌的相關理論
回納世界各地超過150個臨床研究報告後,發已有40%~60%的癌症是與我們的腫瘤飲食習慣相關。吸煙和酗酒會補充患肺癌、口腔癌、食道癌和喉癌的機會。經常進食醃制的食品尤其是成魚會令人較極易患上鼻...
2015-06-03 -
中醫理論提倡睡眠順應四季
中醫專家指出,通過"賴床"、“悶睡”來補充體力的做法並不可取。節日裡“悶睡”,只會越睡越累。“悶睡族”一旦養成賴床的習慣,還會有損健康。 “悶睡”有四大危害 長時間“悶睡”會使人體的各種生理代謝活...
2017-03-07 -
過午不食的理論依據
在都市生活中,很多人白天工作繁忙,午餐隨便湊合,在晚餐中卻會吃很多,甚至過飽。其實,晚餐吃太飽的危害是很大的哦。 肥胖 晚餐如果吃得過飽,多餘的熱量會在體內儲存,會使人發胖。因此晚餐攝入的熱量不應...
2017-03-08 -
中醫理論體系的建構方法
一般說來,科學理論的建構都要借助於觀察、實驗、測量、調查、數學、邏輯、科學抽象、創造思維、建立假說和理論等科學研究方法體系。科學哲學認為,方法是學科體系中最深層、最本質的內容,它決定著學科的眾多特點...
2017-03-08 -
運氣理論與治未病思想指導膏滋方運用
隨著膏滋方在臨床上逐漸推廣應用,膏滋方治療慢性病、調治亞健康的功效已經逐步被認同。然而,作為治未病非常重要的方法之一,膏滋方冬藏精思想以及治未病內涵如何在處方思路中得到體現,在普遍意義上尚處於不被...
2017-03-08 -
五穀雜糧的理論
【導讀】五色與四性一樣,同樣是祖國食療醫學的一部分,五穀雜糧的理論也跟五色有關。不同顏色的食物分別對不同的臟腑器官有所補益,均衡攝取才是真正的養生,下面為你介紹五穀雜糧的理論。 五穀雜糧的理論 ...
2015-01-10 -
生活中飲食防癌症理論
回納世界各地超過150個臨床研究報告後,發已有40%~60%的癌症是與我們的腫瘤飲食習慣相關。吸煙和酗酒會補充患肺癌、口腔癌、食道癌和喉癌的機會。經常進食醃制的食品尤其是成魚會令人較極易患上鼻咽癌。...
2017-03-08 -
胃癌治療之轉移復發的中醫理論
胃癌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消化系統癌症,目前西醫主要治療方法為手術切除。但手術後的復發和轉移卻是其不可避免的弊端。為此,人們一直才尋找解決辦法,而中醫則恰恰可以在此發揮其作用。 中醫藥以其獨特的優勢在胃癌...
2017-03-08 -
陳慧琳望子成龍 期望次子像張學友一樣有成就
去年因流產“痛失雙胞胎女兒”的陳慧琳而後再次懷孕,於今年7月10日淩晨,順利生下一名“龍寶寶”,媒體記者早已在醫院外蹲守,等候採訪。 據悉,陳慧琳(Kelly)由丈夫劉建浩(Alex)陪伴入院,兒子...
2012-08-08 -
怎樣理解中醫“心主陽氣”的理論?
人體的生命活動,是靠心臟不停地跳動去供血供氧來完成的,心跳一旦停止,即表示生命的結束。所以,《內經》裡有“心為君主之官”,為“五臟六腑之大主”的記載,說明心臟在人體生命活動中具有重要意義。 中醫學認...
2017-03-09 -
怎樣理解中醫“心主神志”的理論?
神志,即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現代生理學認為,人的精神思維活動,是大腦的功能,即大腦對客觀外界事物的反映。但中醫學認為“心主神志”。所以,《靈樞·邪客篇》說: “心者,精神之所舍也。”《靈樞·本...
2017-03-09 -
973計畫三中醫理論專項立項
從10月19日召開的國家973計畫和重大科學研究計畫2009年專案實施會上獲悉,“基於‘腎藏精’的髒象理論基礎研究”、“經脈體表特異性聯繫的生物學機制及針刺手法量效關係的研究”、“以量-效關係為主的...
2017-03-09 -
中醫理論淺談秋季養生原則
中醫學認為五臟功能必定與自然界相適應,五臟功能的強弱虛實與四時氣候變化有密切關係,故提出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長夏、肺主秋、腎主冬。之于養生,“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金匱要略》即有“秋不食肺”之...
201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