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腦中風治療回陽是第一要務
在臨床實踐中,人們把腦中風的發生與發展分為三期三型論治,即中風先兆,中風期(閉症、脫症、閉脫兼症型),恢復期(陽虛型),根據各期各型採取不同的措施,均可取的較好的療效。這裡,我們談談對急性腦中風治療的3個認識問題。1、關於腦出血的手術指征
2017-03-12 23 -
治氣勿忘求之於腎
今人治一切氣疾,只知求之脾肺,而不知求之腎,所以鮮效。夫腎間動氣,為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呼吸之門,三焦之原,房勞過度,或稟受素弱,腎精不足,氣無管束,遂多鬱滯,是生諸疾。醫者以為是當理氣,殼、樸、香附、烏藥之類,雜然而前陳,而氣愈
-
針刺治療偏頭痛
偏頭痛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血管性頭痛,屬於中醫的“頭痛”、“頭風”、“厥頭痛”;“頭痛”等範疇。多為感受外邪,或情志內傷,或飲食不節,久病致瘀使營衛不和、氣機運行不利造成肝、脾、腎等臟腑功能失調,進一步導致氣血虧虛或痰濁內生,阻於經絡使腦海
2017-03-12 15 -
針藥並用治療急性咽喉腫痛
急性咽喉腫痛是咽喉疾病中常見的病症之一。臨床以咽喉腫痛為主證,伴有惡寒,發熱,咳嗽,痰多黏稠,喉間如有物梗阻,吞咽不利,舌質紅,苔黃。本病多為實熱證,多由外感風熱,熱邪熏灼肺金,郁於咽喉,或過食辛辣,引動胃火,灼津成痰,痰火蘊結,搏結於喉
2017-03-12 10 -
辨證治療小兒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是人體針對某些特別致過敏物質(經常為花粉、塵蹣、黴菌孢子、昆蟲、寵物毛屑及其他空氣污染物等)所誘發的上呼吸道感染症候群,其發作頻率可依致過敏物來源的不同而有時節性或終年性的發作表現。本病多數發病是在5歲前,患兒常被認為抗病能力差
2017-03-12 10 -
夏季用藥禁忌
忌過度服用發汗藥。夏季人體本易出汗,此時再服大量發汗藥,勢必大汗淋漓,可能導致休克等危重症狀。忌過度服用溫熱藥。溫熱藥用來治療寒證,夏季大量服用常會出現發熱、出血、瘡瘍等病變。即使必須使用,也要減少劑量,縮短療程。
-
中醫院如何保障飲片品質(下)
醫院對中藥飲片如何驗收一、醫院對所購的中藥飲片,應當按照國家藥品標準和省、自治區、直轄市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制定的標準和規範進行驗收,驗收不合格的不得入庫。對購入的中藥飲片品質有疑義需要鑒定的,應當委託國家認定的藥檢部門進行鑒定。二、有條件的
2017-03-12 11 -
輕 清 效 廉
我們知道,盂河丁氏學派的用藥特色是“輕、清、效、廉”。首先是“輕”,指用藥劑量不宜過重,按中藥的氣、味、輕、重,也按歷代傳統劑量為常規,達到一定療效為准。細觀席師的用藥劑量,除蒲黃等少數藥物劑量偏大外,均按歷代傳統劑量為常規,即便是主藥,
-
重視病人的自我感覺
病人自己的感覺是臨床症狀的一部分,有時甚至是主要的部分,作為一個臨床醫生應當引起充分重視。這裡介紹清代名醫王孟英一個與“感覺”有關的名醫醫案說明之,全案不過160字。“張氏婦患氣機不舒,似喘非喘,似逆非逆,似太息非太息,似虛促非虛促,似短
-
中醫正骨手法治療鎖骨骨折
鎖骨骨折又稱為鎖子骨骨折,是一種十分常見的骨折,多為跌倒摔傷所致。因鎖骨形狀呈橫S形,位置表淺,骨折後局部腫脹、疼痛、壓痛均較明顯,肩關節活動受限,較易摸到移位的骨折端,故診斷不難。臨床上可見幼兒多為青枝骨折,成人常為橫斷、斜行或粉碎性骨
2017-03-12 37 -
芒硝封包治療血栓性靜脈炎
下肢靜脈曲張,屬中醫“筋瘤”範疇,是由於長期從事站立負重工作,勞倦傷氣,或多次妊娠,氣滯血瘀,血壅于下,結成筋瘤。早期感覺患肢墜脹不適和疼痛,站立時明顯,行走或平臥時消失。後淺靜脈逐漸怒張,小腿靜脈盤曲如條索狀,色帶青紫,甚則狀如蚯蚓樣。
-
西瓜翠衣7用
西瓜翠衣又名西瓜青、西瓜翠等,為葫蘆科植物西瓜的果皮。將西瓜皮削去內層柔軟部分,洗淨,曬乾,也有將外青皮削去,僅取其中間部分者。味甘,性涼,無毒,歸脾、胃二經。有清熱解暑,止渴,利小便的功效,能治暑熱煩渴,小便短少,水腫,口舌生瘡等症。暑
-
急慢性鼻竇炎的中醫辨治
鼻竇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中醫認為,急慢性鼻竇炎均屬“鼻淵”範疇,按以下六型辨治常能獲得滿意療效。熱毒犯肺型:症見涕黃或黏白量多,從鼻道上方流下,間歇或持續鼻塞,嗅覺減退,鼻內肌膜紅腫,眉間或顴部有叩壓痛。伴發熱惡寒,頭痛,胸悶,咳嗽多痰,
2017-03-12 23 -
小滿至 防皮疾
5月20日,是小滿,這是一個表示物候變化的節氣,“鬥指甲為小滿,萬物長於此少得盈滿,麥至此方小滿而未全熟,故名也。”從小滿開始,大麥、冬小麥等夏收作物已經結果,籽粒漸見飽滿,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滿。在養生方面應提倡“未病先防”的養生觀點。
-
走出中醫藥養生誤區
當前,隨著物質生活水準的提高,大眾對於養生的需求越來越迫切,養生方式和方法更是門類繁多,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基於對中醫藥的信任,選擇中醫藥養生。但是,由於中醫藥知識的匱乏,造成了很多人對中醫藥養生的誤區,以下簡單談一下筆者的認識,供人們參考
-
揚長避短是中醫的長生之道
若是患了急性闌尾炎,或是患了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一般患者會選擇西醫還是中醫治療?一定會選擇西醫。因為西醫在治療這種急症方面有很大的優勢。但是,如果患了腰肌勞損,患了肩周炎,或是大病後的調養,答案十有八九是中醫,因為中醫治療這類疾病簡便
-
趙炳南:調和陰陽治慢性蕁麻疹
四藤為調和陰陽的基本配伍古人論治本病,多從風、虛立論,如《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記載:“此證俗名鬼飯疙瘩。由汗出當風,或露臥乘涼,風邪多中表虛之人。初起皮膚作癢,次發扁疙瘩,形如豆瓣,堆累成片。日癢甚者,宜服秦艽牛蒡湯;夜癢重者,宜當歸
2017-03-12 24 -
小柴胡湯證抓主症
小柴胡湯證的主症,依據《傷寒論》第263條和第96條,可以概括為:口苦,咽幹,目眩,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臨床上,我們可以見到表現典型的小柴胡湯證患者。曾治療一老者,女性,“感冒”後靜滴抗生素3周,致臥床不起。筆者至
-
診治急慢性肝炎
治療肝病,“傷寒發黃”包括黃疸型傳染性肝炎。發黃的病機主要是濕熱鬱蒸。在急性階段有熱重、濕重、濕熱並重三種不同類型,皆當以茵陳劑為主治療。肝炎恢復期,病機上不一定仍為濕熱,應針對突出的夾雜症治療,而不膠執在肝炎的肝功能某一項指標上。肝性昏
2017-03-12 13 -
中成藥調治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無過量飲酒史而肝實質細胞變性和肝細胞內脂肪蓄積為特徵的臨床病理綜合征。因本病起病隱匿,病勢較緩,症狀輕微且缺乏特異性,許多人疏於治療。其實,辨證選用中成藥調治,既簡便廉價,又有可靠療效。肝鬱脾虛 脅肋脹痛或隱痛,心情低沉
2017-03-12 10
